[实用新型]新型缠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0374.6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贾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新文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26;B66D1/30;B66D1/14;B66D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7209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缠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绳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缠绳机。
背景技术
居民用水、工厂用水、渔塘用水、农村灌溉用水等大部分使用地下水,而地下水的提取都要用到潜水泵,随着水资源的匮乏,地下水位下降,使用深井高扬程水泵越来越普及,而且泵体下放深度越来越深,而大部分水泵由于排水量大而体积重量较大,又受到水井口径及场地因素限制,在安装、维修时从井底起拔、下放都非常困难,特别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来说,由于没有专业人员和专用的设备,在安装或维修时更加困难。
由于目前并没有专业的起拔水泵设备,所以在安装和维修时,需运用大型起吊设备,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尤其在偏远地区安装和维修时用简易的滑轮起拔或用人力起吊,这种作业方法容易造成操作时的失误,导致人员伤亡、水泵脱落等安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深井水泵起拔、下放困难,需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缠绳机,该新型缠绳机可以在无法使用专业的起拔、下放水泵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安装、维修高扬程水泵的工作,避免了繁重的人工劳动,并消除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缠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依次连接的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传动输出轴,所述传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传动输出轴的轴身横跨于机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电连接的电机转向调整装置,所述电机与传动装置相连,所述传动输出轴的轴身用于缠绕绳索。
还包括缠绳套,所述缠绳套为固定安装在传动输出轴的轴身的筒状结构,所述缠绳套的外表面用于缠绕绳索。
所述缠绳套为依次并排缠绕于传动输出轴的轴身的钢丝绳形成的筒状结构。
所述传动输出轴的两端均延伸到机架外部,所述缠绳套对称设置在传动输出轴的轴身的左右两端。
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电机转速调整装置,所述电机转速调整装置与电机电连接。
所述缠绳套靠近机架一端对应的传动输出轴的轴身上套接有环形的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与机架固定连接且固定挡板的内环与传动输出轴的轴身留有间隙,所述传动输出轴的两端头均设置有活动挡板、垫片和螺栓。
所述传动输出轴左右两端的轴身上设有上下双键槽,所述缠绳套的内侧上对应设置有上下双键槽,所述传动输出轴与缠绳套通过在上下双键槽中设置的键配合安装。
所述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
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平行设置并且均与第一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传动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注油嘴,所述注油嘴与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和/或第三齿轮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缠绳机,传动输出轴的轴身横跨于机架并通过传动装置与机架相连,通过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配合工作,使得传动输出轴进行旋转,从而传动输出轴的轴身上的绳索能够随着该轴的旋转被提起(或下放),又由于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转向调整装置,该电机转向调整装置能够变换电机的旋转方向,通过电机的反向旋转来控制传动装置反向工作,致使传动输出轴反向旋转,从而传动输出轴的轴身上的缠绳能够随着该轴的旋转被下放(或提起)。通过设置电机转向调整装置来决定缠绳的升降,缠绳套上缠绳的绳索升降使动力直接用于负重水管绳索或泵体,实现水泵水管的升降作业:当绳索被提起时起吊高扬程水泵,在井中安装辅助支架滑轮,电机正向旋转,吊起水泵,并可在拆卸水管与水管间接口螺钉时暂停并用辅助设备支撑重力,挂绳索的重力吊绳接点,使水管、泵体不断吊出地面并拆取;当绳索被下放时进行水泵的安装下放,电机转向调整装置变换电机的旋转方向,使电机反转,按照起吊时反顺序进行逐步操作,使泵体及水管逐步下到井底。该新型缠绳机可以在无法使用专业的起拔、下放水泵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以及维修高扬程水泵的工作,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实现自动控制且精度高,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该新型缠绳机的自动控制,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新文,未经贾新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0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车的变频制动机构
- 下一篇:起重机控制系统及其数据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