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生产智能测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0474.9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9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柳平增;苗良;柳建增;薛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平增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农作物 生产 智能 测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生产智能测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农业面临新的机遇。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如美国提出的“智慧地球”,中国提出的“感知中国”等。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建立“中国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 。“传感网”、“物联网”一时成为热词 。 物联网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将实现设备互联、人与设备的互联-M2M: Machine to Machine, Man to Machine, 等等。物联网主要包括:“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 三项功能,这为全面感知农业、管理农业、智能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为研发低成本、实用性强的农作物生产智能测控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已进入了将信息技术作为实质性要素参与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每个环节,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及农村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仍存较大差距,适合 “三农”的信息服务产品不足,缺乏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农业信息技术品种。在基于信息的智能装备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设备较少,且成本高,农民难于承受,且不适合我国较小的经营规模,难于大面积应用。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生产智能测控系统的开发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完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生产智能测控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性能农作物生产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及智能处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生产智能测控系统,包括
a、信息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有电源、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及检测模块电路,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空气温湿度检测模块电路、土壤温湿度模块检测电路、风速检测模块电路、作物生理信息检测模块电路、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电路、雨量检测模块电路、土壤水分模块检测电路、土壤元素模块检测电路;
b、信息传输终端:包括传输单元,每个传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信息采集终端,与信息采集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有网络节点,网络节点无线连接有远程上位机;
c、智能控制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板,所述的微处理器板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之连接的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存储器、键盘、显示设备、电源;及外围电路,所述的外围电路包括传输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的驱动电路顺次经放大电路和隔离电路连接微处理器。
上述的智能测控系统中,所述的信息采集终端上设有无线发射模块电路;所述的作物生理信息检测模块包括作物含水量检测模块和叶绿素含量模块。
上述的智能测控系统中,所述信息传输终端的每个传输单元上都设有一个本地上位机,本地上位机通过无线网络关节点连接信息采集终端。
上述的智能测控系统中,所述信息传输终端节点包括两种,一种位于传输单元内连接信息采集终端与上位无线网络,另一种是连接远程上位机与传输单元的网络节点。
上述的智能测控系统中,所述信息传输终端的无线网络节点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包括微处理器板和与之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和GPRS定位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板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之连接的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存储器和电源。
上述的传输终端中,所述的智能控制终端的传输模块为GPRS模块或者无线传输模块,智能控制终端的微处理器板上连接有与上位计算机连接的接口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平增,未经柳平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04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打标机
- 下一篇:一种工程自卸车货箱涂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