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极螺旋离子流荧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0724.9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奇;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金恒力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H01J61/3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离子 荧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荧光放电灯,特别涉及利用电磁能原理的无灯丝的双极螺旋离子流荧光灯。
【背景技术】
从专利号为96191079.8的中国专利已知荧光放电灯。该种放电灯分别设置第一和第二磁芯并在磁芯上加装磁控管(即:感应线圈),在高频电源端用绝缘导线直接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感应线圈的接入端,由高频电源供给磁控管一定的电磁能量激发灯壳内的固汞、惰性气体产生汞蒸气(汞原子)及离子流,同时由电磁能带动离子流来撞击原子所吸附的电子产生紫外光激励管壁的荧光粉光子,形成可见光并在一定的光谱范围内以日光形式向外散发,上述专利号为96191079.8的放电灯比普通直线管状(普通日光灯)、环形管状、矩形管状、U型、螺旋形以及环形节能灯的发光效率有了长足的提高。其具体机理为:工作时磁控管内发出的高能量蒸发固汞为汞蒸气(汞原子)同时对惰性气体离子化并加速形成有一定强度、速度的离子流对汞原子的撞击,使管内低压汞蒸气放电,这一放电过程实质是汞原子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的发光过程,同时将60%左右的输入电能转变成波长为253.7nm的紫外辐射并由荧光粉转变成可见光。在电源提供极性作用在磁控管上始终是同一方向的话由于原子受离子流带动在环型灯管内同一方向不断加速至动态平衡,此时原子受撞击的机会、数量及强度在低水平上达到动态平衡,导致其光效极大降低。故该放电灯是在一种闭合管状灯管一端或两端加装磁控管并由高频电源以周期提供正负高频电流,其作用到磁控管上将不断形成顺时针逆时针极性的离子流并以磁能离子流撞击汞原子使吸附的电子分离产生紫外光来激励管壁的荧光粉光子来形成可见光,由于原子的特性其汞原子在受撞击后失去电子又得到电子这一放电过程周而复始,使其不断的形成可见光,由此可见其带有电子的汞原子受撞击放电的次数越多其光效越高,目前采用的直线式带有压缩性的加速方式,汞原子受撞击放电的频次较低,因此,对汞的利用率还不高。同时,此放电灯由于磁控管与高频电源间有较长连接线要经过灯壳表面空间影响其美观性。更重要由于其连接线高频漏磁大、効率低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光效,并由于射频幅射大同时将形成严重的电磁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极螺旋离子流荧光灯,不但能够消除有害的电磁干扰,而且能够增大汞混合气的放电率,使整体光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极螺旋离子流荧光灯,包括形成封闭回路的发光管和磁流线,所述发光管上设有第一磁腔和第二磁腔,所述第一磁腔处设有与发光管内腔相通的固汞腔,第二磁腔处设有与发光管内腔相通的铟网腔,所述发光管内穿有至少两根与外界相通的磁流效应管,所述磁流线穿过磁流效应管的内腔,所述发光管的内壁上涂有荧光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磁流效应管的外壁上涂有荧光涂层。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荧光涂层的面积,在相同的发光效果下,可以缩小整个灯的体积,在相同的体积下可以增加发光的光效。
作为优选,所述磁流效应管设在发光管的中心位置。以充分利用磁能的特性,此时由于和引导磁力抛物线中心点基本重合时其对磁流强度将能最大化的利用同时也意味着磁流所牵引的离子流的强度也将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管的直径是磁流效应管的直径的3~8倍,且磁流效应管的直径不小于2mm。磁流效应管的直径越大,整体发光效果越好,但是,磁流效应管的直径过大,将会缩小磁流效应管与发光管的离子流空间影响放电,同时增加工艺上的焊接难度,经实验、计算及合理设计,采用发光管的直径是磁流效应管的直径的3~8倍最为合理,发光效果最佳,且焊接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管为长方形,第一磁腔和第二磁腔沿中心线对称设置在长方形的两短边上。该长方形发光管由两段管组合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管为圆形,第一磁腔和第二磁腔沿圆心对称设置。该圆形发光管由两段半圆形管组合而成,外形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U形双极螺旋离子流荧光灯,包括“U”形的发光管和磁流线,所述发光管的两端之间设有磁腔,所述发光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固汞腔和铟网腔,所述发光管内穿有至少一根与外界相通的磁流效应管,所述磁流线穿过磁流效应管的内腔,所述发光管的内壁上涂有荧光涂层,磁流效应管的外壁上涂有荧光涂层。结构新颖,外形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金恒力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金恒力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0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