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治颈椎病的保健药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250964.9 申请日: 2010-07-01
公开(公告)号: CN201759229U 公开(公告)日: 2011-03-16
发明(设计)人: 李前进;李爽 申请(专利权)人: 李前进
主分类号: A47G9/10 分类号: A47G9/10;A61H1/00;A61M37/00
代理公司: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代理人: 董尚凤
地址: 2651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颈椎病 保健 药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颈椎病的保健药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长期伏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锻炼,不仅使中老年群体中较多的患有颈椎病,而且这一常见病亦有向年轻人群体中蔓延的趋势。由于颈椎病患者大都因长期伏案工作使颈椎劳损,引起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血管和周边组织,造成轻者头晕目眩、脊背酸痛,重则四肢无力、麻木,仍至丧失正常的工作能力,目前颈椎病较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医学界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理疗和手术,中医则采用口服中药、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不仅治疗时间长,而且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期服药对身体的伤害也非常明显。而目前市场上广泛销售的各类不同的药枕简化了颈椎病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在睡眠中得到治疗,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3月16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158660Y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方案就是一例,该说明书给出的技术方案是:在一种普通的枕头上,在颈椎接触的枕头部位设置隔离区,增加隔离区枕芯的密度并放置药袋。该技术方案是以现有枕头为改进的前提,因而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其一是现有普通枕头经隔离并增加枕芯密度,颈部既不能单独使用又不能调整脑部枕体的高度,因此牵引颈椎的功能难以发挥到位,特别是随着患者使用时间的延长将更为明显;其二是枕芯与枕套之间放置药袋,虽然直接接触颈椎,但其药量有限,药物的渗透和辅助治疗效果有待进步一完善。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现有防治颈椎病药枕的不完善之处也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颈椎病有防治作用并且可对人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的药枕。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治颈椎病的保健药枕,包括枕体和设置在枕体内的枕芯,其特殊之处是枕体由颈部枕体和脑部枕体构成,二者各自独立且颈部枕体高于脑部枕体;所述的颈部枕体为圆柱状,其枕芯内腔装有中药袋。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

上述所述脑部枕体的枕芯为至少两个呈层状结构的枕芯叠加构成,枕体一侧边设有通向枕芯腔体的闭合装置,上层枕芯为内装有健脑安神的中药层状袋体。

上述所述的的颈部枕体与脑部枕体之间设有可分合的连接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为拉锁、子母扣、暗扣或扣鼻结构。

上述所述的颈部枕体的枕芯是由透气性好的纯棉布缝制枕芯布袋,压装有足量的中药,其密度为0.26~0.36g/cm3

上述所述颈部枕体的枕芯的另一结构为硬质的筒体,筒壁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筒内装有中药袋,筒体外壁上套装有一软质棉绒布层。

上述所述颈部枕体的枕芯的再一结构为内圆柱状中药内芯轴外套有管状中药管状体。

上述所述颈部枕体的高度为70~120mm,脑部枕体的高度为40~70mm,二者相差30~5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较突出的特点和进步:其一是本实用新型防治颈椎病的保健药枕根据人体头部、颈部各部位负荷大小的不同以及颈部曲线的特点,设计出颈部枕体为6种、脑部枕体为6种不同高度的保健药枕,特别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颈部枕体与脑部枕体既可各自独立又可连接为一体并且脑部枕体高度可以调节的方案,保证了保健药枕可以达到始终维持颈椎生理曲线的作用,做到既对颈椎有保护作用,同时又可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其二是本实用新型保健药枕颈部枕体的枕芯内通过压装等工艺方法不仅全部填充有纯中药,而且要通过填充的密度要求达到颈部枕体具有“硬而不扛,硬且带有弹性”的硬度要求,可以作为颈椎病患者单独使用的一个强制性治疗器械,使人体颈部不仅有一个贴合支撑的强度,又有硬而不扛的舒适度,每天定时进行强制式的颈椎牵引式治疗,效果会更好;其三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中药所具有的通经活络,益气活血、宁神健脑的作用,不仅促进颈椎病的积极治疗,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对因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手指麻木以及睡眠不好而导致的精神恍惚、肩背痛、胸闷、心慌等症状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健药枕用于颈椎病进行治疗的主要作用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前进,未经李前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0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