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新型光阑的摄像机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1069.9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中河;黄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东南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12 | 分类号: | G03B17/12;G03B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新型 光阑 摄像机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新型光阑的摄像机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摄像机一般由摄像头、声音传感器、A/D转换器、图像声音编码器、控制器、网络服务器、外部报警、控制接口等部分组成。其中摄像头本身,按其物理结构一般由前镜组、中间光阑、后镜组及CCD传感器组成,并且为了保证CCD传感器成像不失真,一般还在CCD传感器前面贴一层滤光膜以阻挡红外线进入,当该种镜头用于摄像机时,在白天的时候,摄像头成像为彩色且不失真;到了夜晚的时候,此时光线较少,中间光阑全部打开,但由于滤光膜的存在,使得CCD传感器成像模糊,此为大部分摄像机的不足之处。
为了改进此不足,市场上出现一种带有新型光阑的摄像机镜头,参考图1、图2其结构为:包括镜身1′、光阑拨盘2′、光阑叶片21′、支点销22′、导向柱23′、垫圈3′,所述的镜身1′为一中空壳体,位于镜身的外侧壁上设有摇臂槽11′,所述光阑拨盘2′中间设有透光孔26′,圆周一侧设有摇臂24′,其圆周外侧套设于镜身1′所述摇臂槽11′与摇臂24′相对应的圆周内侧壁上,所述光阑叶片21′端头设一支点销22′,中断设一导向柱23′,光阑叶片21′通过支点销22′铰接设于光阑拨盘2′上,且所述的光阑拨盘2′沿周向开设三个同心滑槽25′,导向柱23′的轴向一端穿过滑槽25′,光阑叶片21′上设有与所述滑槽25′相对应的孔,且与导向柱23′轴向另一端相连接,垫圈3′设于光阑拨盘2′下方所述镜身1′圆周内侧壁上。当摆动光阑拨盘2′的摇臂24′时,光阑叶片21′移进或移出光阑拨盘2′起滤光和透光的作用,解决了市场上大部分摄像机夜里成像模糊的缺陷,但是由于此结构光阑拨盘、光阑叶片、密封 圈直接与镜身外壳内侧壁存在装配关系,且安装时只能将光阑拨盘斜插入镜身壳体内侧壁内,这样在装配中较为繁锁且不利拆装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利于维修的摄像机镜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新型光阑的摄像机镜头,包括镜身及设于镜身内的中间光阑,所述的中间光阑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设于上壳体、下壳体内的光阑拨盘及光阑叶片,所述的光阑拨盘设于下壳体上方,圆周一侧设有摇臂,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与其摇臂相对应的凹槽,此摇臂从此凹槽中伸出,所述上壳体下方沿周向均布设有至少三个光阑叶片,所述光阑叶片铰链设于光阑拨盘上与光阑拨盘形成传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壳体背面设有复数个卡扣,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卡扣槽,上壳体通过卡扣扣于下壳体卡扣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克服了公知技术中光阑零件直接与镜身存在装配关系的缺陷,该摄像机镜头采用中间光阑部件装配好后,整体植入相机镜的镜身中,结构合理、简单、拆装方便、利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摄像机镜头镜身与中间光阑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2为公知摄像机镜头镜身与中间光阑装配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光阑总成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光阑总成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阑拨盘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另一角度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至图6所示,一种带有新型光阑的摄像机镜头,包括镜身及设于镜 身内的中间光阑,所述中间光阑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及设于上壳体、下壳体内的光阑拨盘3及光阑叶片4,所述上壳体1背面设有复数个卡扣12,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卡扣槽22,上壳体1通过卡扣12扣于下壳体2卡扣槽22内,所述上、下壳体中间还设有透光孔11,所述光阑拨盘3设于下壳体2上方,所述光阑拨盘3中间设有与上、下壳体相对应的透光孔11,圆周一侧设有摇臂31,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与其摇臂相对应的凹槽21,此摇臂31从此凹槽21中伸出,光阑叶片4端头设一支点销41,中断设一导向柱42,光阑叶片4通过支点销41铰链设于光阑拨盘3上,所述光阑拨盘上开设三个同心滑槽32,导向柱42轴向一端穿过滑槽32,设于下壳体2上,所述上壳体1沿周向均布设有三个定位孔13,与所述支点销41相配合做为旋转支点盖合于下壳体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东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东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10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上料冶炼炉
- 下一篇:浮法玻璃退火窑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