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瓶车驱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1137.1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强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6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瓶车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结构装置,具体的为一种电瓶车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飞速进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精神到物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对生存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工具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交通工具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因此,汽车、柴油车的污染也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电瓶电动车就产生了,电瓶车的是靠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动能,不会直接的产生排放尾气的污染,因而在广大的城市,倍受人们还政府的亲睐,但是,电瓶车在受到人们喜欢的同时,它的自身的缺陷也就产生了,就是电瓶蓄能有限,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转化为动能,因此限制了电瓶车的载重负荷能力和行程距离。
为了克服上述中电瓶车的不足,市场上也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供了多种改革的方案。第一种是:单电瓶单电机,缺点是动力小,行程距离短,目前市场上普遍都采用这种单电瓶单电机方案;第二种是:双电瓶单电机,虽然改变了行程距离短的缺点,但是动力不足,不能够克服载重负荷的问题;第三种:单电瓶双电机,虽然克服了载重负荷的问题,但是却缩短了行程距离。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既能够长距离行驶,并且能够增大载重负荷的驱动机构,已是遏制电瓶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电瓶车驱动机构,既能够保障电瓶车长距离的行驶,同时能够提高电瓶车的动力,即增强载重负荷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瓶车驱动机构,包括电瓶、控制器、电机,其特征在于:电瓶1和电瓶2组成的电源组分别与控制器3和控制器6连接;控制器3和后轮电机4连接,控制器6和前轮电机5连接。
所述的电瓶1和电瓶2为并联关系;
所述的控制器3和控制器6是并联关系;
控制器3和控制器6同时与电控制把7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双驱动机构的原理,实现了电瓶蓄能与驱动的有机配合,提高了电瓶车的驱动能力,也增加了电瓶车的行程距离,是电瓶车行业的一个革新。
说明书附图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电瓶1、电瓶2、控制器3、后轮电机4、前轮电机5、控制器6、电控制把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瓶车驱动机构,包括电瓶、控制器、电机,其特征在于:电瓶1和电瓶2组成的电源组分别与控制器3和控制器6连接;控制器3和后轮电机4连接,控制器6和前轮电机5连接。
所述的电瓶1和电瓶2为并联关系;
所述的控制器3和控制器6是并联关系;
控制器3和控制器6同时与电控制把7连接;
当电瓶车正常行走时,电瓶1和电瓶2组成的电源组通过连接的控制器3和控制器6同时分别驱动后轮电机4和前轮电机5,向他们不断的供应电能,通过控制器3和控制器6连接的电控制把7对电量的控制,来实现电池组对后轮电机4和前轮电机5的电能的输出,进而转换为动能的多少。
当电池组出现一组电池损坏时,另外一块电池依然可以保障正常的电能输出,此时驾驶者要及时的更换或维修损坏的电池,否则完好的电池会减少使用的时间;当电机中其中一个损害时,电池组依然可以对另外一个电机进行供电,此时的电瓶车就变为了后驱动或前牵引动力的电瓶车了。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双驱动机构的原理,实现了电瓶蓄能与驱动的有机配合,提高了电瓶车的驱动能力,也增加了电瓶车的行程距离,是电瓶车行业的一个革新。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强,未经齐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1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