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排烟防火阀上游排烟风管中的整流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1658.7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0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明;袁洋;高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2 | 分类号: | E04F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火 上游 风管 中的 整流 格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烟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排烟系统中设置于排烟防火阀上游排烟风管的整流格栅。
背景技术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排烟系统在设置及使用上碰到很多问题。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公共区域空间比较紧张,特别是管弄井、吊顶、机房间等区域,造成在布置排烟风管时风管左右高低弯曲十分普遍。由于排烟风管管内风速较高,一般在18~20m/s左右。这种左右高低弯曲的风管造成的不稳定气流对排烟防火阀的叶片冲击力十分严重,尤其是对布置在弯头、来回弯下游的排烟防火阀。这样势必造成排烟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下降,严重的将会使排烟防火阀无法开启而造成排烟功能失效,导致消防验收无法通过。
某工程排烟系统调试时,在裙房技术夹层一个排烟防火阀布置在来回弯下游小于5A处,排烟风机启动后,强大的气流在来回弯导向下,横向冲击在排烟阀叶片上,导致排烟阀无法正常开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排烟风管的整流格栅,以解决排烟系统由于管内风速大,气流不稳定、不均匀造成的排烟系统不稳定,排烟防火阀无法打开的问题,使得消防验收得以顺利通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排烟防火阀上游排烟风管中的整流格栅,包括外框、纵隔板、横隔板组成,所述的纵隔板与横隔板通过开槽插接形式连接,纵横隔板两端折边,并与所述的外框通过铆接固定,整个整流格栅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排烟风管内的来回弯与排烟防火阀之间。
所述的外框的尺寸小于排烟防火阀上游排烟风管的尺寸,材质采用镀锌铁皮;所述的纵隔板和横隔板的材质采用镀锌铁皮,并隔成若干个a*b的小通道(60mm<a;60mm<b;a、b为正整数;A、B>360mm),整流格栅的长度为
所述的整流格栅通过自攻螺钉固定于来回弯与排烟防火阀之间;所述的来回弯与排烟防火阀之间的距离小于5A的位置上,其中,A为所述整流格栅的长度,并且大于360mm。
有益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排烟风管管内气流在整流格栅的“梳理”下,将不稳定的气流“梳理”成稳定的、平顺的气流,避免了横向强气流对排烟阀片的冲击干扰,提高了排烟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由于本整流格栅阻力较小,对整个管路的阻力及风机扬程影响不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排烟风管上的安装位置图;
图3是图2沿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排烟防火阀上游排烟风管中的整流格栅,包括外框1、纵隔板2、横隔板3组成,所述的纵隔板2与横隔板3通过开槽插接形式连接,纵横隔板2、3两端折边,并与整流格栅外框1通过铆接固定,整个整流格栅5固定在排烟风管7内的来回弯4与排烟防火阀6之间。
所述的外框1的尺寸小于排烟防火阀6上游排烟风管7的尺寸,材质采用镀锌铁皮;所述的纵隔板2和横隔板3的材质采用镀锌铁皮,并隔成若干个a*b的小通道(60mm<a;60mm<b;a、b为正整数;A、B>360mm),整流格栅的长度为
所述的整流格栅5通过自攻螺钉8固定于来回弯4与排烟防火阀6之间;所述的来回弯4与排烟防火阀6之间的距离小于5A的位置上,其中,A为所述的整流格栅5的长度,并且大于360mm。
排烟风管管内气流在整流格栅的“梳理”下,将不稳定的气流“梳理”成稳定的、平顺的气流,避免了横向强气流对排烟阀片的冲击干扰,提高了排烟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1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