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湿地管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2032.8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起;薛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特兰斯福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100078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湿地 管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湿地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边坡、道路两侧及河岸或湖边等水土保持地,经常出现因没有排水设施的情形下雨水漫流、泥沙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水体浑浊的问题,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是在这些需要水土保持地建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雨水和污水的收集、处理和利用,现有很多类型的人工湿地技术,现有人工湿地的布管方式很多种,例如丰字型等,但是这些布管方式实质上都是一种流水的重力垂直流的形式,湿地中经常出现短流现象,造成污水处理的效率低下甚至经过处理后的排水不达标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效率高、不会在净化过程中发生短流现象、更好利用人工湿地里的介质的作用的新型湿地管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湿地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位于湿地上部的布水管和位于湿地底部的集水管,所述布水管包括一布水主管和若干只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按照一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布水主管,所述布水主管上有对应于所述布水支管数量的开口,所述布水支管分别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布水主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与湿地外部的出水调节井连通,所述出水调节井控制湿地内的水位。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垂直于布水支管,且与布水主管平行地设置在远离布水主管的湿地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主管与湿地宽度等长。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支管的长度为湿地长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湿地管道结构对布水管及集水管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污水在湿地内的流动时间,消除短流现象,提高净化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湿地池体,2、布水主管,3、布水支管,4集水管,5通气管,6集水石笼,7混合介质,8布水石笼,9有机介质层,10植物,11出水调节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湿地管道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位于湿地池体1上部的布水管和位于湿地底部的集水管4,布水管包括一布水主管2和若干只布水支管3,布水支管3按照一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布水主管2,布水主管2上有对应于所述布水支管数量的开口,各布水支管分别通过开口与布水主管连通。
本例中,集水管4垂直于布水支管,且相对于布水主管平行地设置在远离布水主管的湿地池体的一端。
本例中,布水主管2与湿地池体的宽度等长。
本例中,布水支管3的长度为湿地池体的长度的一半。
本例中,集水管4与湿地宽度等长。
本例中,在集水管4上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垂直于集水管设置若干个向上伸出池体的通气管5,通气管上端开有通气孔。
建造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湿地管道结构的人工湿地的顺序是:建造人工湿地池体,做好防渗后,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湿地管道结构,首先在湿地池体的一端安装集水管4,将通气管5垂直地安装于集水管4上,然后集水管周围回填主要成分含钙70%的石灰石,形成集水石笼6,再回填混合介质7后,在远离集水管的池体的另一端安装布水石笼8,布水管铺设在布水石笼8内,布水石笼8的主要成分是含钙70%石灰石,最后回填表层的有机介质层9,湿地进水后,栽种植物10如芦苇,栽种植物时湿地内水位通过湿地外部的与集水管连通的出水调节井11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间隔布管方式布置湿地的布水管和集水管,采用水位调节井11调节湿地内水位。污水进入湿地后首先是进行重力垂直流动,向湿地底部流动,当湿地内水位达到一定位置后,水流动形式改变为水平推流,沿湿地长度方向流动,这时水平流动占主要位置,垂直流动相对减弱。通过调节湿地内的水位高度,可以使这两种流动方式共存于一块湿地之中,同时可通过调节水位高度来控制这两种流动方式哪一种为主导。湿地中的水力流向先是重力垂直然后是水平推流,能够更合理的利用湿地中回填的介质,避免了短流,更好的提高湿地处理的效率。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特兰斯福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特兰斯福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2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空气火炬废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体钻井的涡轮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