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步车的折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2266.2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萧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芳荣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步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助步车的折收结构,不但简化折收的操作、缩减包装储运的材积,更增加了使用时的稳固性与安全性。
背景技术
关于四轮的助步车的种类型式众多,其中一种架体呈L型的助步车,如中国CN200620060558专利所示,主要包括有两下端装设有前轮的支撑架,且在两支撑架之间设以交叉枢固、而上端设有乘座板的横向折收杆,并在两支撑架的后端各别接设一末端装设有后轮、而可折收的脚架,其中该支撑架的下端设一呈倒U形的连接座,并使脚架的稍前处伸入连接座下方,且使与连接座的后端枢固在一起,同时又令脚架的前端穿入一受弹簧向外顶推的卡掣件,而该卡掣件的伸入端末设有长形槽孔,令该长形槽孔一起被枢固于前述的连接座与脚架的枢固处,并令该卡掣件的前端端末处凹设一卡掣部、以及一向上延伸而具有斜面的释放部,进而在连接座的各对应处分别设有可供上述卡掣部嵌入的销杆、与可让上述释放部伸出的开口。
因此,除了横向折收杆可以靠拢并合而缩小助步车的横向体积以外,并可抵推卡掣件而使其卡掣部退离出销杆后,即可让脚架以其与连接座的枢固处为中心而向上摆转并收于支撑架旁,故使整个助步车的材积在折收后而缩减至最小的状态,进而便于储运或收藏。
不过,为了让脚架定位于连接座上时,能够更为稳固而不松动,两者的枢固处至脚架的前端末处(即卡掣部处)所形成的回转半径,必须要有足够长度的条件,才能满足前述稳固而不松动的结果,但却会造成脚架前端末会与前轮发生干涉阻碍的现象(因支撑架、连接座、前轮与脚架都位于同一垂直的平面上),造成无法折收的窘境(其图6所揭露的折收情形与事实相违背)。
另,即使前述的脚架前端与前轮之间,所发生的平涉的问题可以决解,但由于脚架前端被含入连接座内后,仅倚靠卡掣件与销杆两者的扣合而定位,导致整个承受压迫的力道不足,且若有意外的外力压迫到卡掣件的释放部,造成卡掣件的退缩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垮塌而造成危险,其安全性实在堪虞。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前述助步车折收的疑虑、以及结构不够稳固而有安全上的疑虑,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折收的助步车,其是令后轮架的前端是穿合入主架下端的管件内后定位,并再以螺栓锁固,增加了结构的强固性与安全性,更让使用时的助步车在承受力量的压迫时不会发生松摇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右相对的两主架之间设有可以并合的交叉架,并令各主架下端接设有装设前轮的管件,且该管件的后端处设一枢固部、以及其底部设有一定位孔与螺合一固定螺栓,另设一其前端侧腹开设有长滑槽、以及其底部设有弹扣而具有后轮的后轮架,令后轮架前端伸入管件内,以一销杆穿合于后轮架的长滑槽中、并使枢固于管件的枢固部处,同时也令弹扣正好扣入定位孔中,且让固定螺栓锁紧后可以紧抵住后轮架。
另,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交叉架两上端各设有支撑杆而使可供设置乘坐面,且令该各支撑杆的前端处枢接一可供挂设置物袋的折杆,并令折杆上套设有受一弹簧顶推的杆套,使杆套可套合住支撑杆与折杆的枢接处。
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两主架的下端之间设有脚踏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后轮架穿入主架下端的管件内而被固定座后,即形成一强化的稳固结构,不但可以增加助步车的承受支撑力道,更可以有效地防止后轮架的脱离危险,而且在乘坐面两侧支撑杆前端的折杆下折后,使用者又可以脸朝向前方乘坐,并让脚可以踏于脚踏面上,以利于第三者对助步车的推行,进而增加助步车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折杆的折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折杆折下后的助步车整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轮架折收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助步车完全折收后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芳荣,未经萧芳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2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