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斜桥绳轮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2408.5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邹江华;陈建华;黄新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斜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料设备,尤其属于高炉上料的斜桥,具体讲更属于高炉上料斜桥绳轮平台。
背景技术
在高炉上料的斜桥运行中,会发现高炉斜桥顶部支承绳轮的钢梁局部出现开裂现象,经分析,其原因:裂缝呈现明显的疲劳特性,开裂的出现可能受到节点板边缘应力集中的影响;从绳轮支座的支点看,绳轮作用力直接作用在横梁上,导致横梁端部开裂;钢结构疲劳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应力和频率。随着产量的提高,上料小车的运行频率和运行速度提高,使斜桥承受的荷载有所增大,应力有所增高,随着频率和应力的增加,经过长期运行后而易出现疲劳开裂现象;由于绳轮的两条绳与斜桥轴线不平行,在斜桥上有一部分横向力产生,随着上料小车的运行,斜桥在不停的左右摆动,从而导致斜桥结构构件的应力增大;且随着斜桥的运行,杆件出现锈蚀、焊缝和螺栓出现松动,摆动幅度不断提高,也导致斜桥构件的应力不断增高,对构件的疲劳性能不利。
斜桥的振动主要是小车运行中冲击造成的强迫振动,测试过程中未发现小车运行过程中的斜桥共振现象,且动位移较小,说明小车运行的振动不会对斜桥的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支承绳轮的钢梁不出现开裂现象,使钢梁的强度保证高炉的正常生产的高炉斜桥绳轮平台。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高炉斜桥绳轮平台,由连接于斜桥支架上端的由上横梁、下横梁、中横梁及竖向梁组成的支撑框架、与支撑框架连接的增强筋组成,其在于:支撑框架的上横梁及下横梁的受力大的中部截面积大于其两边段的截面积。
其在于:上横梁或下横梁的两端的截面积与中部截面积之比为1∶1.1~1.5。
高炉斜桥绳轮平台,由连接于斜桥支架上端的由上横梁、下横梁、中横梁及竖向梁组成的支撑框架、与支撑框架连接的增强筋组成,其在于:支撑框架的上横梁及下横梁的中部形状为坡形。
其在于:上横梁或下横梁的中部坡形长度为上横梁或下横梁总长的1/3~2/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运行平稳,未发现支承绳轮的钢梁出现开裂现象,并减少了休风次数,显著提高了高炉铁产量,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高炉斜桥绳轮平台的上横梁、下横梁中部为直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炉斜桥绳轮平台的上横梁、下横梁中部形状为坡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1作进一步描述:
高炉斜桥绳轮平台,由连接于斜桥支架上端的由上横梁2、下横梁3、中横梁4及竖向梁5组成的支撑框架1、与支撑框架1连接的增强筋6组成。加工其支撑框架1的上横梁2及下横梁3,由于其中部受力最大,此处最易产生疲劳甚至断裂,所以将其中部的截面面积加大,并加工为直形;其中部的截面积与其两边段的截面积的面积之比取1∶1.1/1∶1.3/1∶1.5。
实施例2
下面结合附图2作进一步描述:
高炉斜桥绳轮平台,由连接于斜桥支架上端的由上横梁2、下横梁3、中横梁4及竖向梁5组成的支撑框架1、与支撑框架1连接的增强筋6组成。加工其支撑框架1的上横梁2及下横梁3,由于其中部受力最大,此处最易产生疲劳甚至断裂,所以将其中部的截面面加工成渐变的坡形,其渐变的坡形长度为上横梁或下横梁总长的1/3或1/2或2/3。
上述实施例经经试验检测后,结构运行平稳,未发现支承绳轮的钢梁出现开裂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24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