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水处理槽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2872.4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谢平;黄志皓;达淑萍;王丽;胡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净化及水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槽。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也明显提高。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水体水质净化必须建立一个环保、生态的水处理系统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过滤量大的、价格便宜的、环保的、旨在建立原生态水系统的一体化水处理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体化水处理槽,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分隔成三个独立的处理槽,各槽设有由下而上通往下游槽的通道,第一处理槽为一级厌氧滤槽、第二处理槽为二级厌氧滤槽、第三处理槽设接触氧化槽、沉淀槽、消毒槽,接触氧化槽与沉淀槽由隔板分隔,槽底连通,消毒槽位于沉淀槽内出水口处;进水口接第一处理槽上部,出水口接沉淀槽上部。
所述第三处理槽内设有送风管,送风管由上至下贯通处理槽,送风管进口端与处理槽外部的曝气机连接,送风管出口端设置在槽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净化槽,以厌氧过滤槽处理作为首阶段,厌氧细菌能有效分解水中有机物及无机物,达到水质净化目的。而后通过好氧过滤槽和沉淀槽、消毒槽的处理建立一种环保的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过滤量大、价格便宜等优点,且采用模块式结构,便于更换、维修方便,还可以埋入地下,不占地表面积,不需建机房,更不需采暖保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体化水处理槽,包括进水口6、出水口7,槽体9;所述槽体9分隔成三个独立的处理槽,各槽设有由下而上通往下游槽的通道,第一处理槽为一级厌氧滤槽1、第二处理槽为二级厌氧滤槽2、第三处理槽设接触氧化槽3、沉淀槽4、消毒槽5,接触氧化槽与3沉淀槽4由隔板分隔,槽底连通,消毒槽5位于沉淀槽4内出水口7处;进水口6接一级厌氧滤槽1上部,出水口7接沉淀槽4上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待处理的污水首先进入厌氧过滤槽1,在厌氧状态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微生物分解、消化。然后进入厌氧过滤槽2,再次经过厌氧微生物的处理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减少。后经过接触氧化槽3通过好氧微生物对低含量有机物的污水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最后进入沉淀槽4及消毒槽5,由消毒剂对出水进行消毒,同时可去除可溶于水的有害物质,调节PH值。这样由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水质完全达到净化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所述第三处理槽内设有送风管8,送风管由上至下贯通处理槽,送风管进口端与处理槽外部的曝气机连接,送风管出口端设置在槽底。送风管作用是连接外部的曝气机,是向接触氧化槽充氧,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加快净化的速度。
上述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2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位污泥除臭设备
- 下一篇:压载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