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球泡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3003.3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6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谢苍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苍红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00;F21V19/00;F21V3/02;F21V29/00;F21V3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灯具,尤其涉及一种LED球泡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普及,类似LED照明技术的各种节能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照明方面,虽然传统白炽灯(钨丝灯)存在耗能高、寿命短等缺点,但由于白炽灯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仍占据着非常高的比例,为了减少浪费,LED照明产品制造厂商必须开发符合现有接口和人们使用习惯的LED照明产品,使人们在不需要更换传统灯具基座和线路的情况下就可使用LED照明产品,于是LED球泡灯就应运而生,其中,散热性和更换的便利性是LED球泡灯性能评价指标的重要方面。现有的LED球泡灯的驱动电源设于散热器内部,由于驱动电源和散热器上的灯体都将产生热量,此设计将会导致热量在散热器上聚集,不易快速散热,容易烧坏驱动电源,并且在热量未散尽时难以更换LED球泡灯,更换便利性不佳,同时此设计还具有工艺复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球泡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慢及其导致的驱动电源易被烧坏、更换不方便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球泡灯包括灯罩、灯体、散热器、驱动电源和灯头,其中,还包括笼状的灯体外罩,所述灯体外罩的下部和所述灯头连接,所述灯罩的边缘和所述灯体外罩的上边缘连接,所述灯体、散热器和驱动电源设于所述灯体外罩内,并且所述驱动电源设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
根据上述LED球泡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驱动电源和散热器之间设有隔板。
根据上述LED球泡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灯体外罩呈梨形。
根据上述LED球泡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灯罩的边缘和所述灯体外罩的上边缘之间设有灯环,所述灯罩的边缘和所述灯体外罩的上边缘通过所述灯环连接。
根据上述LED球泡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其中,还包括管状的隔热防水套,所述驱动电源设于所述隔热防水套中。
通过将驱动电源和散热器分开以及增加开设有散热窗的笼状灯体外罩,本实用新型大幅提高了散热效率,延长了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并且散热器的结构得以简化。更换LED球泡灯时不接触散热器,可以在热量未散尽时直接更换LED球泡灯,更换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未对LED球泡灯的电路做出改进,因此为了简化附图,图1-图5并未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两优选实施例的具体电路,此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外观结构,可见本优选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接近现有的白炽灯外观,不但符合传统的审美体验,并且更富有立体感和美感,其灯头7采用常见的螺旋接口。灯体外罩6呈梨形,其上设有纵向设置的用于散热的散热窗6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窗的形状可以为横向设置、螺旋状设置等不同的设置方式。灯罩1呈半球形,其边缘和灯体外罩6的边缘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为镶嵌、粘接、螺纹连接等。
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本优选实施例一包括灯罩1、灯体2、散热器3、隔板4、驱动电源5、灯体外罩6和灯头7,灯体外罩6为笼状的梨形结构,灯体外罩6的下部和灯头7连接,灯罩1的边缘和灯体外罩6的上边缘连接,灯体2、散热器3、隔板4、驱动电源5设于灯体外罩6内,并且驱动电源5间隔一隔板4而设于散热器5的下方,隔板4可以更好的防止热量的叠加。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隔板。
在本优选实施例一中,驱动电源5和散热器3分隔开来,如此,两发热部件所产生的热量不再叠加,大大降低了因热量叠加而导致的驱动电源损坏的机率,并且灯体外罩6上设有密集的散热窗61,可以保证驱动电源5和灯体2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空间,不影响散热器3和驱动电源5的散热效果。比起现有技术,驱动电源5从散热器3中移出,不必在散热器3中设置驱动电源的容置空间,简化了散热器3的结构,降低了工艺复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苍红,未经谢苍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电缆
- 下一篇:迷你型大功率贴片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