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油式电熨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3136.0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禅嵩;欧志文;胡伟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禅嵩;欧志文 |
主分类号: | D06F75/24 | 分类号: | D06F75/24;D06F75/38;D06F7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项荣;艾持平 |
地址: | 528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 电熨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的电熨斗领域,特别是一种储油式电熨斗。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用电熨斗底板通常是与发热管做成一体压铸成形的铝底板,由安装在底板上表面的可调温控器控制发热管工作,以控制和调节电熨斗底板底面的温度。这种电熨斗存在的问题是:铝材的比热容较低,电熨斗底板的热容量较小,开始使用时首冲温度高,工作时温度波动大,工作温度稳定性较差,影响电熨斗的使用安全和熨烫质量;为了加大底板热容量,通常依靠增加底板铝材材料重量,这又造成成本增高,生产能耗增大,而且重量加大使操作不够灵活。此外,铸铝底板的表面耐磨性差,需要在底板底面喷涂耐磨层,这样的耐磨层耐用性差,容易刮花及磨损。如果包裹不锈钢板或另外贴附一层较薄的耐磨底板,又存在热效率降低、易损坏等问题。另外,上述电熨斗还存在底板底面的温度分布不均,与发热管对应的位置温度较高、其它位置相应较低的问题,但由于家用电熨斗一般采用动态压熨方式,使底板表面温度不均问题的影响变小,因此在家用电熨斗领域,人们仍习惯性地采用电热管直接加热金属板的方式。此外,传统的电熨斗均为有绳式(带电源线式)电熨斗,在操作时由于有电源线的拖拽和与电源距离的限制,影响其更加方便和广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油式电熨斗,该电熨斗工作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好,操作方便、灵活、安全,使用寿命长,并且降低材料成本和生产能耗,节约资源。
具体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油式电熨斗,包括熨平部件、可调式温控器6,其中熨平部件包括不锈钢底板1、上壳板2、电热管3和导热油4,不锈钢底板1和上壳板2围成封闭壳体,封闭壳体内设置电热管3和导热油4。
此外,所述的封闭壳体内还设置电热管支架5和温控器安装座7,可调式温控器6设置在温控器安装座7上,电热管支架5分别与电热管3和温控器安装座7固定连接。
优选地,可调式温控器6为热双金属片可调式温控器,可调式温控器6还包括温度过热保护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温度过热保护装置为在可调式温控器6上设置一对温控开关触点6.5,弓形弹片6.1与温控开关触点6.5串联,用共晶锡合金焊点6.2将弓形弹片6.1的自由端与温控器6的第一接线端子6.3的自由端焊接导通,第一接线端子6.3的固定端与弓形弹片6.1的固定端用云母垫圈6.6隔开,第一接线端子6.3和第二接线端子6.4分别连接发热管3及电源输入端。
优选地,储油式电熨斗还包括一对接触针11,接触针11设置在储油式电熨斗后部的接线盒30的下方,其一端在接线盒30内部通过一对接线端子12分别与发热管3和可调式温控器6连接,另一端为伸出接线盒30与电源装置连接的伸出端。
优选地,所述的电源装置为预热电源座,预热电源座包括一对接触弹簧片13、一对电源接线端子21、电源线22;接触弹簧片13的自由端与接触针11的伸出端接触连接,接触弹簧片13的表面和接触针11伸出端的端面分别设置镀银层或复合银层。
所述的储油式电熨斗和预热电源座还包括接电安全装置,接电安全装置包括顶压凸台14、活动压块15、固定片16、活动弹片17,顶压凸台14设置在电熨斗后端的接线盒30上,活动压块15设置在预热电源座上,在活动压块15的枢轴上设置复位扭簧18,固定片16的一端与接触弹簧片13的固定端连接,固定片16的另一端设置第一电触头19,活动弹片17的一端与电源接线端子21连接,活动弹片17的另一端设置第二电触头20;储油式电熨斗放入预热电源座时,接触针11伸出端与接触弹簧片13的自由端接触,顶压凸台14顶压活动压块15向下移动下压活动弹片17,使活动弹片17的第二电触头20与固定片16的第一电触头19接触;预热电源座还包括支架座23和隔热垫24,支架座23的台面为15°-45°的倾斜台面,隔热垫24为软质硅胶。
所述的封闭壳体的侧面周边一周或局部设置涂料层,涂料层为一种、两种或三种在特定温度下变色的可逆变示温涂料25。
储油式电熨斗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第二封闭壳体26、蒸汽导管27、第二电热管28、限温式温控器29,水和蒸汽在第二封闭壳体26内。
第二封闭壳体26设置在熨平部件的上方,与上壳板2内置的安装座10固定连接,在第二封闭壳体26上设置注水口封闭管31和旋塞32,第二电热管28设置在第二封闭壳体26内,蒸汽导管27的上端设置蒸汽导入口27.1,蒸汽导管27的下端口27.2伸出第二封闭壳体26外,在上壳板2与不锈钢底板1之间设有蒸汽喷出腔27.3,不锈钢底板1上设置蒸汽喷孔1.1,蒸汽喷孔1.1的位置与蒸汽喷出腔27.3的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禅嵩;欧志文,未经王禅嵩;欧志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