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版面真空压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3229.3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城;高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顶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版面 真空 压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版面真空压著机,属于柔性线路板(FPC)制造行业,用于柔性线路板进行贴合补强和防焊处理工序中,为制品粘贴覆盖膜的设备。
背景技术:
真空压著机对制品压著品质的好坏对于后续的表面处理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真空压著机采用较小的油压缸,气囊的充气压力较小,气囊压强小,影响制品的压著品质;有效压著面积较小,无法压著一些大版面的制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版面真空压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版面真空压著机,设有两侧板、油压缸和链条,所述两侧板之间固定有左型出入轨道和下部带有伺服马达的右型出入轨道,所述左型出入轨道和右型出入轨道上设有左齿轮和右齿轮,所述伺服马达与左齿轮和右齿轮之间的传动轴连接,所述左齿轮和右齿轮上啮合有左齿排和右齿排,所述左齿排和右齿排之间设有型出入下板,上部设有与链条连接的橡胶压板,内部设有气囊,两侧面至少设置的一个滚轮,其滚轮与左型出入轨道、右型出入轨道之间为线接触,所述左型出入轨道和右型出入轨道上还分别设有前限位开关和后限位开关。
为了使型出入下板运动平稳,进一步的:所述型出入下板两侧面各设置的两个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型出入下板与橡胶压板之间为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大型出入装置的尺寸,增大了有效压著面积,便于压著较大版面的制品,提高了机台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采用了较大的油压缸,提高了气囊的充气压力,增大气囊的压强,提高了制品的压著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的型出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中:1、左型出入轨道;2、伺服马达;3、右型出入轨道;4、左齿轮;5、右齿轮;6、传动轴;7、左齿排;8、右齿排;9、型出入下板;10、橡胶压板;11、滚轮;12、前限位开关;13、后限位开关;14、气囊;15、侧板;16、中板;17、天板;18、油压缸;19、加热板;2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大版面真空压著机的型出入装置,其设有左型出入轨道1和下部带有伺服马达2的右型出入轨道3,所述左型出入轨道1和右型出入轨道3上设有左齿轮4和右齿轮5,所述伺服马达2与左齿轮4和右齿轮5之间的传动轴6连接,所述左齿轮4和右齿轮5上啮合有左齿排7和右齿排8,所述左齿排7和右齿排8之间设有型出入下板9,所述型出入下板9内部设有气囊,上部设有橡胶压板10,其两者之间采用铰链连接,而为了使型出入下板9在移动时,能够保持器平稳性,所述型出入下板9两侧面各设置的两个滚轮11,其滚轮11与左型出入轨道1、右型出入轨道3之间为线接触,所述左型出入轨道1和右型出入轨道3上还分别设有前限位开关12和后限位开关13,通过前限位开关12和后限位开关13可大道型出入下板9限位移动。
如图4、5所示,将上述大版面真空压著机的型出入装置安装在真空压著机上,其安装时只要将左型出入轨道1和右型出入轨道3固定在真空压著机的侧板15上,橡胶压板10上通过一链条20与天板17上的链条座连接,通过其链条20可使橡胶压板10张合,中板16与油压缸连接。使用时,将待压著制品放于气囊14上,通过伺服马达2驱动,橡胶压板10合上,同时整个型出入下板9沿左型出入轨道1和右型出入轨道3进入中板16和天板17之间;型出入下板9到位后,通过油压缸18使中板16及型出入装置上升,直至顶住上加热板19;然后气囊10抽真空,通过加热板19中的加热管加热,对制品进行压著。压著好后,油压缸18下降,型出入下板9下降,滑出,同时橡胶压板10张开,取出压著后的制品。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顶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顶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化节能低碳培育灵芝的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