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变电电容器单元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3443.9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黎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创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5/01 | 分类号: | H02B5/01;H01R4/6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电容器 单元 接地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变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变电电容器单元组件中的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单元接地装置现有结构为铜接线头或不锈钢材质接线头直接焊接在电容器的不锈钢外壳上,接线头下端经导线与电容器内部连接。
现有的接地接线头采取铜(不锈钢)材质的螺杆通过焊接面8与电容器10的不锈钢箱盖相连接(如图1、图3所示),该结构不能保证电力电容器单元接地装置的导电可靠性及密封性能的技术性能指标。铜材质接线头虽然保证了导电的可靠性,但是铜与不锈钢这两种材质之间的焊接存在隐患,极有可能发生焊接面开裂,导致电容器密封失效,造成漏油产生安全隐患。不锈钢材质的接线头虽然解决了焊接问题,但是降低了电容器导电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电力电容器单元组件中接地接线头不同材质之间焊接易开裂导致密封失效及导电不可靠的问题,提供一种输变电电容器单元接地装置,该装置不会发生焊接面开裂,电容器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输变电电容器单元接地装置,包括电容器箱体、及连接在电容器箱体上的接地接线头,铜导线通过焊接面与设置在电容器箱体上的接地接线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接线头包括铜螺杆及铜螺杆下方外六方台面和密封盖,沿该密封盖下方、且与铜螺杆同轴延伸有一圆柱体,圆柱体端头设有沿其周壁环向布置的环状槽,并在该圆柱体与密封盖延伸段之间设有过渡圆锥体,圆锥体外缘周壁设置有密封垫;法兰铆接在铜螺杆、密封盖和延伸体构成的接地接线头上,并且法兰通过焊接面与电容器的箱盖相连接。
所述法兰为设有上大下小多个孔径的空心圆柱体,该空芯圆柱体的上端为空心圆台状,其圆台延伸端与焊接面相接;且其上端中心孔与接地接线头密封盖外缘周壁连接,其中段中心孔与密封垫外缘周壁密封契合,其下端中心孔与圆柱体外径相配合;且其下端延伸端与圆柱体上的环状槽相嵌合。
所述接地接线头的密封盖下部的圆锥体外侧套接有密封垫,该密封垫由氟硅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法兰采取不锈钢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的接地接线头与电容器外壳焊接部位做了改进,通过将接地接线头的结构设为有圆锥体及圆柱体、并在圆柱体上设环状槽的延伸体,通过气缸将设在该圆锥体外侧套接的密封垫充分变形,保证了该接地装置的密封性能;同时将该改进后的接地接线头通过滚铆设备将法兰铆接在其环状槽上,通过将不锈钢材质的法兰与电容器焊接,改善了原来铜质材料与不锈钢材料的直接焊接造成的焊接面开裂,导致电容器密封失效现象等安全隐患问题。
与现有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产品结构不同材质焊接以开裂漏油及同一材质导电不可靠的问题,既保证了产品的密封性能,又使得导电的可靠性得以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接地接线头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地接线头组件示意图;
图3为现有接地接线头下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地接线头下端示意图;
图5为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6为法兰与环状槽铆接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中:1.铜螺杆;2.密封盖;3.圆锥体;4.圆柱体;5.法兰;6.密封垫;7.环状槽;8.焊接面;9.瓷套;10、电容器;11、铜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图4所示,该输变电电容器单元接地装置,包括电容器10箱体、及连接在电容器10箱体上的接地接线头,铜导线11通过焊接面8与设置在电容器10箱体上的接地接线头连接,其中:所述接地接线头包括铜螺杆1及铜螺杆1下方外六方台面和密封盖2,沿该密封盖2下方、且与铜螺杆1同轴、并与密封盖端面垂直延伸有一圆柱体4,圆柱体4端头设有沿其周壁环向布置的环状槽7,并在该圆柱体4与密封盖2延伸段之间设有过渡圆锥体3,圆锥体3外缘周壁设置有密封垫6;法兰5铆接在铜螺杆1、密封盖2和延伸体构成的接地接线头上,并且法兰5通过焊接面8与电容器10的箱盖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创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创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