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水主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3746.0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旌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旌新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净水主机,属于净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龙头净水器的主要净水技术有活性炭技术、中空纤维技术、陶瓷和纳米技术。
单纯的活性炭技术容易滋生细菌,以活性炭为主要净水材料的龙头净水器,都严格规定了净水器的使用寿命,一旦达到寿命,要及时全部抛弃或是更换新的滤芯。
以中空纤维膜为主的龙头净水器,可以过滤掉水中绝大多数污染物,但需定期更换滤芯。
以微孔陶瓷滤芯和纳米滤料、去氯球、碱性球为主龙头净水器,陶瓷滤芯可以反复清刷使用,但到一定使用寿命后,需定期更换滤芯。
一般市政自来水,活性炭滤芯的净水容量为600升左右,中空纤维膜滤芯的净水容量为1500升水左右,陶瓷滤芯的净水容量为8000---10000升左右,这些净水材料的使用寿命短,需经常更换滤芯,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主机,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净水主机的外壳为圆柱筒形结构,外壳内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层过滤网、第一滤芯、第二层过滤网、第三层过滤网、第二滤芯和第四层过滤网;第一层过滤网、第一滤芯和第二层过滤网共同组成第一净水滤芯,第一净水滤芯套装在外壳内的上部;第三层过滤网、第二滤芯和第四层过滤网共同组成第二净水滤芯,第二净水滤芯固定在外壳内的下部,位于第一净水滤芯的下方。
第一层过滤网、第二层过滤网、第三层过滤网和第四层过滤网均采用国产优质食品级304不锈钢超滤材料。
第二净水滤芯的第二滤芯中设置有中层过滤网,中层过滤网采用国产优质食品级304不锈钢超滤材料。
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的净水材料均是采用KDF超滤材料、电气石和水白金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净水主机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层过滤网、第二层过滤网、第三层过滤网和第四层过滤网均采用国产优质食品级304不锈钢超滤材料,安全无毒。
2、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的净水材料采用均是KDF超滤材料、电气石、滤料麦饭石的混合物,该净水材料使用寿命长,净水效果好,不需频繁更换,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水主机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壳、2为第一净水滤芯、3为第一层过滤网、4为第一滤芯、5为第二层过滤网、6为第三层过滤网、7为第二净水滤芯、8为第二滤芯、9为第四层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净水主机的外壳1为圆柱筒形结构,外壳1内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层过滤网3、第一滤芯4、第二层过滤网5、第三层过滤网6、第二滤芯8和第四层过滤网9;第一层过滤网3、第一滤芯4和第二层过滤网5共同组成第一净水滤芯2,第一净水滤芯2套装在外壳1内的上部;第三层过滤网6、第二滤芯8和第四层过滤网9共同组成第二净水滤芯7,第二净水滤芯7固定在外壳1内的下部,位于第一净水滤芯2的下方。
第一层过滤网3、第二层过滤网5、第三层过滤网6和第四层过滤网9均采用国产优质食品级304不锈钢超滤材料。
第二净水滤芯7的第二滤芯8中设置有中层过滤网10,中层过滤网10采用国产优质食品级304不锈钢超滤材料。
第一滤芯4和第二滤芯8的净水材料均是采用KDF超滤材料、电气石和滤料麦饭石的混合物。
所述实用新型净水主机第一净水滤芯2和第二净水滤芯7的外壳均采用台湾奇美公司食品级ABS。
所述实用新型净水主机采用的净水技术为量子加能转换技术,是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电子转移法)反应有效的减少或去除水中的氯和重金属,特有的提锌功能,并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龙头净水器净水主机的净水滤芯使用寿命根据不同的净水技术,不同的水质,不同的使用频率会有所差异,对相同的水质和使用频率来说,量子加能转换技术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陶瓷滤芯、中空纤维滤芯、活性炭滤芯的寿命:一般市政自来水,陶瓷滤芯的净水容量为8000-10000升左右,中空纤维膜滤芯的净水容量为1500升水左右,活性炭滤芯的净水容量为600升左右,量子加能转换技术的净水容量为7200-100000升。
所述实用新型的净水材料中的KDF超滤材料是高纯度铜锌合金材料,可以减少自来水中的悬浮固体,还可以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及置换反应:
Zn+HClO+H2O→Zn2++Cl-+H++2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旌新,未经赵旌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盲孔螺套螺杆防拧出机构
- 下一篇:一种平板焊接螺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