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补液结构的电池盖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3865.6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泉;刘孝伟;陈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补液 结构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补液结构的电池盖。
背景技术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用电池越来越被市场接受,现有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盖不具备补水结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会不断损失,特别是夏季温度高很多电池失水过快,这对阀控式电池而言是相当致命的,因为点解液的缺失不仅使得电池的容量下降,还极易引起热失控,导致电池失效,以往是通过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杂质控制,使用期间的充电电压控制来限制失水,通过在电池中后期人工维护补液来解决失水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补液结构的电池盖,能够有效解决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容易水份流失造成电池寿命减短,现有的解决方式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补液结构的电池盖,包括电池盖本体,所述电池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自动控制阀,所述储液槽上设有电池盖片。
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阀为温控阀;利用电池充电的温度特性。
优选的,所述温控阀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端设有网状盖片,所述网状盖片上覆盖有感温元件,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出液孔。
优选的,所述感温元件为硬脂酸胺或石蜡;价格便宜,性能较好。
优选的,所述出液孔设置再外壳的中部,所述外壳底部还设有伞状的止挡块;可以阻止硬脂酸胺或石蜡融被冲入电池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电池盖上设置储液槽,当电池内缺液使,通过利用电池充电的温度特性,打开自动控制阀,使储液槽内的液体流入电池中,为电池补液,可以抑制电池的热失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自动补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补液结构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补液结构的电池盖的实施例,一种带有补液结构的电池盖,包括电池盖本体1,所述电池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储液槽2,所述储液槽2底部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设有自动控制阀4,所述储液槽2上设有电池盖片9,所述自动控制阀4为温控阀,参阅图3,所述温控阀包括外壳5,所述外壳5上端设有网状盖片6,所述网状盖片6上覆盖有感温元件,所述外壳5上还设有出液孔7,所述感温元件为硬脂酸胺或石蜡,所述出液孔7设置再外壳5的中部,所述外壳5底部还设有伞状的止挡块8。
感温元件为硬脂酸胺或石蜡,根据熔点选择适当分子量物质,熔点控制在60摄氏度附近,蓄电池随着失水量的上升,每次充电时温度的峰值也会上升,当峰值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硬脂酸胺或石蜡融化,落入温控阀底部,电解液留下由出液孔7流入蓄电池内完成补水。伞状的止挡块8可以阻止硬脂酸胺或石蜡融被冲入电池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