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体撑开固定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3978.6 | 申请日: | 201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0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飞;刘遂平;连祥屹;于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飞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复位骨折肢体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椎体撑开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骨科的常见病,常合并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的损伤,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及大小便的潴留或失控。目前公认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传统后路方法中常见的两种:一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二是椎体成形术。但前者会出现植骨不融合、内固定失效、脊柱不稳、畸形愈合等情况,且手术创伤大,增加病人痛苦;后者虽创伤小,但恢复椎体高度效果差,易造成后突畸形。为此,广大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将脊柱体外撑开,为患椎注入骨水泥提供环境,术毕可取下的固定支架,例如,2010年5月19日公告的CN201469474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的“脊柱体外撑开椎弓根钉棒支架”,其包括椎弓根钉和体外连杆,椎弓根钉上下均设置有螺纹,其上部还套装有一组锁紧螺母;体外连杆由螺纹套筒和角度螺栓构成,该螺纹套筒内筒壁左右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角度螺栓上的螺纹为正反螺纹,角度螺栓上下工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度;椎弓根钉的总长度为150~160mm。但是上公开的支架,其组成体外连杆的螺纹套筒、角度螺栓之间直接采用的是螺纹连接,抗扭转能力差,椎体在撑开过程中支架会产生自身扭转干扰现象,造成了操作麻烦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撑开支架抗扭转能力差而造成了操作麻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抗扭转能力强、无自身扭转干扰的椎体撑开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体撑开固定支架,其包括一螺纹杆和第一椎体螺钉、第二椎体螺钉,所述的第一椎体螺钉、第二椎体螺钉的首端分别设有自攻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椎体螺钉、第二椎体螺钉的尾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套,在连接套内分别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的螺纹杆上开有轴向凹槽,第一椎体螺钉、第二椎体螺钉分别经其尾端上的连接套套装在所述的螺纹杆上,连接套内的限位凸台对应配合于螺纹杆的轴向凹槽内,限制第一椎体螺钉、第二椎体螺钉在螺纹杆上的周向转动,套装在螺纹杆上的第一椎体螺钉连接套、第二椎体螺钉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设有螺母,螺母在螺纹杆上移动,对应定位、固定第一椎体螺钉、第二椎体螺钉在螺纹杆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椎体螺钉、第二椎体螺钉尾端连接套内的限位凸台配合于螺纹杆的轴向凹槽内,第一椎体螺钉、第二椎体螺钉不会在螺纹杆上发生扭转,椎体在撑开过程中支架不会发生自身扭转;螺纹杆上的第一椎体螺钉连接套、第二椎体螺钉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设有的螺母可在螺纹杆上自由移动,使两椎体螺钉在螺纹杆上的间距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抗扭转能力强,无自身扭转干扰现象,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放大图。
图中1.第一椎体螺钉,101.自攻螺纹,102.连接套,2.第二椎体螺钉,201.自攻螺纹,202.连接套,3.螺纹杆,301.轴向凹槽,4.限位凸台,501.螺母,502.螺母,503.螺母,50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椎体撑开固定支架,其包括一螺纹杆3和第一椎体螺钉1、第二椎体螺钉2。螺纹杆3和第一椎体螺钉1、第二椎体螺钉2均采用的是铬镍钛合金材料。
如图1所示,第一椎体螺钉1的首端分别车制有自攻螺纹101,尾端焊接固定有连接套102。第二椎体螺钉2采用与第一椎体螺钉1同样结构,即其首端分别车制有自攻螺纹201,尾端焊接固定有连接套202。
在图2中,第二椎体螺钉2尾端的连接套202内设有限位凸台4。
如图2所示,螺纹杆3上开有轴向凹槽301。
在图1、图2中,第二椎体螺钉2由其尾端上的连接套202套装在螺纹杆3上,连接套202内的限位凸台4配合于螺纹杆的轴向凹槽301内,限制第二椎体螺钉2在螺纹杆3上的周向转动,使第二椎体螺钉2不会在螺纹杆3上发生扭转,椎体在撑开过程中支架不会发生自身扭转。
第一椎体螺钉1尾端的连接套102内同样设有限位凸台。第一椎体螺钉1经连接套102与螺纹杆3的配合及连接套102内的限位凸台与螺纹杆的轴向凹槽的配合,与第二椎体螺钉与螺纹杆的配合关系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飞,未经刘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