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4023.2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商建忠;商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建忠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A61B17/115;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包皮 吻合 | ||
1.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有内环和外环,外环具有开口端,开口端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内环和外环之间设置有橡皮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外环上具有刀口结构,内环上套设有橡皮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内环上设置有容置橡皮圈的环形容置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内环上具有刀口结构,外环上套设有橡皮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外环上设置容置橡皮圈的环形容置空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外环为一体结构。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上套设有防止其弹开的保护套,该保护套的形状和固定装置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刀口结构位于开口端的两侧分别具有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该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通过上下相互重叠设置形成与相邻部分无缝平滑连接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圆角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含设置于开口两端的第一锯齿状卡合块和第二锯齿状卡合块,第一、第二锯齿状卡合块相互咬合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或第二锯齿状卡合块的外侧设置有穿透该第一或第二锯齿状卡合块的开锁孔。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为分体结构,分体处通过连接端连接,所述刀口于连接端处具有第二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第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该第二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第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通过上下相互重叠设置形成与相邻部分无缝平滑连接结构,该第二上、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圆角结构。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半部刀口结合处形成于外环开口的两端均向外延伸一延伸段,该延伸段的距离为1毫米至15毫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刀口刀刃的厚度为0.2毫米至0.8毫米。
15.如权利要求1至3或8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口为单刀口结构,该单刀口结构的侧面设置若干用于将包皮切割成小片的切割片,各切割片沿刀口方向的高度不低于相邻刀口的高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切割片沿外环外沿的高度低于该外环外沿的高度,利用该高度差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置有防止细菌进入的环形保护垫,该环形保护垫的大小与容置空间相匹配。
17.如权利要求1至3或9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口结构至少为两个。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两两个刀口结构之间形成有药腔,外环上设置有贯穿外环壁与药腔相连的注射孔。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两两个刀口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将包皮切割成小片的切割片,各切割片的高度不低于刀口的高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各切割片片体上设置有供药液穿过的贯穿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外环上设置有贯穿外环壁与药腔相连的注射孔。
22.如权利要求1至3或9至12或15或或16或18至2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各切割片刀刃的厚度薄于相邻刀口的刀刃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建忠,未经商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40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