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4254.3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8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封晓梅;李方达;苏琳琳;付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1R4/16 | 分类号: | H01R4/16;H01R4/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5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连接器具,具体来说是涉及输电导线、架空地线或钢绞线的接线卡具。
背景技术
当前,线材间的连接常采用压接或线材间的缠绕连接。对于压接方式,当线材承受的拉力较大时,需增加压接长度,防止应用过程中出现脱落,对于缠绕方式,接头工艺差,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接线、连接可靠的一种接线管。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是实现的:一种接线管,由接线管外壳和接线卡组成;其中,接线管外壳由右外壳旋接在左外壳上构成,接线管外壳中段直径大于左、右两端直径;接线卡由至少3块圆板组成,所有圆板有间隔地卡固在接线管外壳中段内腔,每一圆板上开有两个卡线孔,相邻两个圆板上的卡线孔错位设置。
上述接线卡由3块圆板组成,3块圆板从左向右顺次有间隔地卡固在接线管外壳中段内腔,该3块圆板中的左、右两块圆板上的两个卡线孔分别设置在圆板的上半圆和下半圆的中部位置,中间一块圆板上的两个卡线孔分别设置在圆板的左半圆和右半圆的中部位置。
本新型的使用方法
1、将接线管外壳先小后大方式套入待接线才;
2、将不同孔间距的接线卡以交错方式沿线材走向排列;
3、将待接线材两头,相对插入接线卡孔,若不能两线穿一孔,可以各穿一孔,最终穿出接线管外壳,并进行倒弯;
4、完成全部线头倒弯后,以适当力量牵引两端线材,当外壳相互接触时,使用扳手将外壳旋紧;
5、施加额定负荷或超出额定负荷的牵引力,检查线头有无退缩,无退缩则合格,若出现退随,则应重度调整线头插入孔的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2、现场操作方便、快捷、线头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图;
图2图3图4分别是图1所示左、中、右三个圆板的主视图;
图5是本新型接线管的接线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新型由接线管外壳和接线卡组成;其中,接线管外壳由右外壳2旋接在左外壳1上构成,接线管外壳中段直径大于左、右两端直径;接线卡由至少3块圆板组成,所有圆板有间隔地卡固在接线管外壳中段内腔,每一圆板上开有两个卡线孔,相邻两个圆板上的卡线孔错位设置。
参见图2、图3、图4,接线卡由3块圆板组成,3块圆板从左向右顺次有间隔地卡固在接线管外壳中段内腔,该3块圆板中的左、右两块圆板3a、3c上的两个卡线孔分别设置在圆板的上半圆和下半圆的中部位置,中间一块圆板3b上的两个卡线孔分别设置在圆板的左半圆的中部位置和右半圆的中部位置。图2、图3、图4仅示出一种实施例,图2和图4中,两个卡线孔的孔中心(即圆心)分别位于上、下半圆竖直半径的中点,图3中,两个卡线孔的孔中心分别位于左、右半圆水平半径的中点。当然,相邻圆板上的孔的错位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
图1中,圆板最好卡在接线管外壳中段内壁面上的凹槽内。
接线管由接线卡和接线管外壳组成。接线卡由钢性材料制成的圆片,具有一定厚度,设有孔。片与片相比较,孔间距不相等。卡线孔的直径略大于线材直径。
接线管外壳由钢性材料制成,结合处,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利用扳手实现紧固,防止线头的滑脱。
接线管的工作原理在于,将线材横向力量,分解为垂直作用于接线卡的力。
接线管可广泛应用于输电导线、架空地线或钢绞线。
图5中,两根线材4、5分别从左、右两端穿入接线管中,并经三个圆板上的卡线孔多次弯折后卡接定位(图5中的三个圆板上的卡线孔布置与图1中的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未经四川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4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共面波导液晶聚合物缩减尺寸单极子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