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半导体制冷冷凝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5016.4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苏有勇;陈飞;周小飞;李昊;张京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半导体 制冷 冷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实验用冷凝管,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半导体制冷冷凝管,属介质之间热交换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实验室,做为冷凝装置的冷凝管大多都是直立的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一般都是玻璃材料制成。为了使冷凝水与被冷凝物质充分进行热交换,冷凝管的进水管在冷凝管的下端,出水管在冷凝管的上端。在冷凝高沸点的物质时,通常采用的是空气冷凝管,但又由于空气的传热效率比水小得多,不经济,不是较好的选择。如果采用自来水冷凝管,由于玻璃管内外壁温差很大,容易导致冷凝管炸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冷凝管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价格便宜,热交换速率快,冷凝效率高,在冷凝高沸点的物质时,不使冷凝管炸裂的高效半导体制冷冷凝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上层漏斗形玻璃构件的大口与下层小口延伸相接,大口上固定着环形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内环与对应位置的小口固定,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朝向漏斗形玻璃构件的内壁,半导体制冷片与电源相连。
所述的漏斗形玻璃构件的内侧设置有正对下层小口的蒸气缓冲挡板,在整体的冷凝管中有两处漏斗形玻璃构件的小口带有固定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除了具备一般冷凝管的功能外,还具有冷凝管热交换速率快,冷凝效率高的特点。在冷凝高沸点的物质时,也不会导致冷凝管内外壁温差过大而炸裂。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化工实验室的冷凝管工作时都需要通自来水作为冷凝剂的模式,可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半导体制冷片1、发热面2、制冷面3、固定节4、漏斗形玻璃构件5、蒸气缓冲挡板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冷凝管包括多片环形半导体制冷片1和多个漏斗形玻璃构件5,环形半导体制冷片1的外圆与漏斗形玻璃构件5的大口端连接,环形半导体制冷片1的内圆与漏斗形玻璃构件5的小口端连接,且半导体制冷片1的制冷面3朝向漏斗形玻璃构件5的内壁,而发热面2则与大气接触。在漏斗形玻璃构件5内光滑壁上还固定有蒸气缓冲挡板6,整个冷凝管的整体管身在漏斗形玻璃构件5的小口还有两处加长的固定节4,使用时可方便固定在铁架台上。
冷凝管工作时,将冷凝管的下端口连接磨口烧瓶,再接通环形半导体制冷片1的电源,当磨口烧瓶内的被冷凝物质达到沸点时,大量的被冷凝物质的蒸气流向冷凝管内部,这时被冷凝物质的蒸气就蒸气缓冲挡板6接触,蒸气缓冲挡板6可阻止被冷凝物质的蒸气直接向空气扩散,同时也可引导被冷凝物质的蒸气与环形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面3接触,从而将被冷凝物质的蒸气液化,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回到磨口烧瓶。环形半导体制冷片1发热面2与大气接触,大气可以起到冷凝剂的作用,从而让环形半导体制冷片1持久工作。本装置中设计了多级被冷凝物质的蒸气液化过程,因此可充分冷凝被冷凝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