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品承载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5524.2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瑞铭 |
主分类号: | A47F3/08 | 分类号: | A47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承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架的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低摩擦力设计的转轮以辅助物品移动的物品承载架。
背景技术
在便利商店、超级市场或者是杂货店等商店中,为了陈列商品,都会设置有商品陈列架,在商品陈列架中主要是由多个物品承载架形成陈列棚,使得商品可以放置于承载架上,以便让消费者选择与购买。当消费者决定了要购买的商品后,会由承载架上从最靠近消费者的位置取得商品,因此靠近消费者的部份会变空,所以需要有将其他商品推出来的手段,以将深处的商品推出到跟前。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台湾专利579784号所公开的一种商品陈列单元,它由支框、及该支框上往该支框的前后方向架设多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轮而成的商品陈列柜用的商品陈列单元。也就是说,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商品陈列柜用的商品陈列单元,其是在与前述支框之前后方向垂直相交的左右方向按并列的方式设置有多列转轮列,而在各转轮列上分别往支框之前后方向以自由转动的方式架设有各自的多个转轮,并且为商品能在该复数列转轮列的多个转轮上在前述支框的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虽然该技术可以让商品自动滑动以填补被取商品的空位,但是由于转轮两侧的转轴与支撑转轴的平坦面呈现线接触的样式,因此在转轮转动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而影响转轮的流畅度。
此外,又如中国台湾专利445809号也公开了一种陈列单元,其构成包含有推出轨道框体,使用多个滚筒被架设成为朝向前方倾斜的状态和具有侧板用来引导商品;在商品陈列棚的前方设置有防止商品倒落的机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品承载架,其具有可带动物品移动的转轮,在该转轮两侧分别具有转轴,其与支撑转轴的凸缘体结构产生点接触,以使得转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摩擦力的产生,进而可以让转动更顺畅,而顺利推动物品向前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品承载架,其在转轮的转轴一侧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具有可以限制转轮移动的凸部,该凸部也与转轴间呈点接触得状态。
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品承载架,包括:第一框架,其具有至少一个个容置部,每个容置部具有多个第一开槽,该多个第一开槽呈一维线性排列,每个容置部两侧都分别具有一凸缘体;多个转轮,其分别容置于该多个第一开槽内,每个转轮的两侧分别具有转轴,每一转轮两侧的转轴抵靠于对应的凸缘体上,且与该凸缘体呈现点接触状态;以及第二框架,其具有多个与该第一开槽相对应的第二开槽,相邻的两第二开槽间具有第二隔板,该第二框架罩覆于该第一框架上使得该多个转轮凸出对应的第二开槽。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品承载架,包括:第一框架,其具有至少一个容置部,每个容置部具有多个第一开槽,该多个第一开槽呈一维线性排列,每一个容置部在每一第一开槽的两侧都分别具有与该第一开槽相连接的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底面具有一凸缘体;多个转轮,其分别容置于该多个第一开槽内,每一个转轮的两侧分别具有转轴且分别容置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内,每一转轮两侧转轴抵靠于对应之第一凹槽内的凸缘体上,且与该凸缘体呈现点接触状态;以及第二框架,其具有多个与该第一开槽相对应的第二开槽,相邻的两第二开槽间具有一第二隔板,该第二框架罩覆于该第一框架上使得该多个转轮凸出对应的第二开槽。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物品承载架的第一实施例组合与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开槽剖面示意图。
图3A与图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凸缘体的其他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物品承载架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框架底视示意图。
图6A与图6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框架的另一实施例俯视与剖面示意图。
图6C与图6D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与剖面示意图。
图6E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框架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物品承载架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物品承载架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框架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物品承载架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框架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2-物品承载架;20-第一框架;21-转轮;22-第二框架;220-第二开槽;221-第二隔板;222-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下文特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相关详细结构以及设计的理念原由进行说明,以使得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详细说明陈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瑞铭,未经李瑞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