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林业起重机抓具旋转体试验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5688.5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8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景军清;杨涛;王月行;王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林业 起重机 旋转体 试验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体的可靠性试验工装,特别是一种林业起重机抓具旋转体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林业起重机抓具旋转体由摆线液压马达与流量分配器构成,与木材抓具直接相连,用于控制抓具的旋转与抓放。抓具在抓放木料时负载较大,使得抓具旋转体回转惯性负载较大,在启动,制动以及换向过程中有较大的液压冲击,对产品可靠性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评定旋转体摆线液压马达与流量分配器的可靠性特征量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水平;检查产品技术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检查零部件的质量情况,需对其进行可靠性试验。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林业起重机抓具旋转体进行可靠性试验的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检测林业起重机抓具旋转体,技术性能稳定和可靠性高的林业起重机抓具旋转体试验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试验工装包括底座、吊斗、横梁、吊斗吊具、抓具旋转体、轴端挡板、第一耳座、第二耳座、单作用液压缸、第三耳座、吊斗轴、第一横轴、旋转体吊具和第二横轴,底梁、竖梁和斜支梁构成底座,斜支梁连接在底梁和竖梁之间,在竖梁的顶端连接有横梁,在横梁的底面上连接有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在斜支梁上连接有第三耳座,在第二耳座和第三耳座之间连接单作用液压缸,抓具旋转体通过第二横轴与第一耳座连接,吊斗吊具通过第一横轴与抓具旋转体连接,吊斗通过吊斗轴与吊斗吊具连接。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底座的斜支梁、横梁底面上分别有两排螺栓孔,第一耳座、第二耳座、第三耳座底面上有两排光孔,通过螺栓可将耳座固定于底座与横梁的不同位置上。单作用液压缸与第二耳座、第三耳座铰接。单作用液压缸的安装位置随第二耳座、第三耳座安装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吊斗距离地面高度可随单作用液压缸活塞伸出长度调整。第一耳座7由螺栓吊装于横梁的底面上,旋转体吊具与第二横轴铰接,并通过第二横轴安装于第一耳座上。轴端挡板安装于第一耳座、第二耳座、第三耳座两侧,防止各轴轴向窜动。抓具旋转体底部通过螺栓与旋转体吊具连接,抓具旋转体顶部与第一横轴铰接,并通过第一横轴与吊斗吊具连接。吊斗与吊斗轴铰接,并通过吊斗轴与吊斗吊具连接。抓具旋转体在液压油推动下带动吊斗旋转,吊斗内放置不同重量的重物可用于模拟抓具旋转体实际工况下的惯性负载。
本工装通过调整单作用油缸的伸缩长度以及耳座、耳座、耳座安装位置即可调节吊具旋转体吊装高度;吊斗内放入不同质量重物可满足不同试验阶段对惯性负载要求,惯性负载调整方便。能够检测抓具旋转体,技术性能稳定和可靠性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优点:本工装通过调整耳座安装位置与液压缸伸缩长度可以依据试验需要灵活调整抓具旋转体吊装高度,在试验各个阶段向吊斗内放置不同质量的重物以满足抓具旋转体对试验惯性负载的需求,负载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林业起重机抓具旋转体试验工装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林业起重机抓具旋转体试验工装左视图。
图中,1、底座;2、吊斗;3、横梁;4、吊斗吊具;5、抓具旋转体;6、轴端挡板;7、第一耳座;8、第二耳座;9、单作用液压缸;10、第三耳座;11、吊斗轴;12、第一横轴;13、旋转体吊具;14、第二横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该试验工装包括底座1、吊斗2、横梁3、吊斗吊具4、抓具旋转体5、轴端挡板6、第一耳座7、第二耳座8、单作用液压缸9、第三耳座10、吊斗轴11、第一横轴12、旋转体吊具13和第二横轴14,底梁、竖梁和斜支梁构成底座1,斜支梁连接在底梁和竖梁之间,在竖梁的顶端连接有横梁3,在横梁3的底面上连接有第一耳座7和第二耳座8,在斜支梁上连接有第三耳座10,在第二耳座8和第三耳座10之间连接单作用液压缸9,抓具旋转体5通过第二横轴14与第一耳座7连接,吊斗吊具4通过第一横轴12与抓具旋转体5连接,吊斗2通过吊斗轴11与吊斗吊具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气泄露自我保护通信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可遥控漂浮饮料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