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风扇机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6435.X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7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志明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风扇 机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头,特别是指一种包括前端盖、后端盖以及定子端盖,该后端盖扣合在该前端盖上,该定子端盖的前端卡扣在该前端盖上,电机定子设置在该定子端盖中的风扇机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风扇作为一种防暑降温用具已经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电风扇在工作的时候其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换为扇叶的动能,并借助扇叶的转动带动周边气流的流动形成可以降温的风能,利用这样的风能直接作用在人体上就可以达到带走人体温度从而达到降温的作用。
如上所述的电风扇在结构上一般都包括扇叶、机头、底座以及支撑杆,其中,支撑杆一端连接在底座上,而机头连接在支撑杆的另外一端,扇叶连接在机头的动力输出轴上,上述的电风扇在具体工作的时候机头通电并带动扇叶转动达到产生风能的目的。
但是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机头其结构设计都过于复杂,生产装配成本都偏高,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机头其结构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前定子端盖以及后定子端盖,这样的机头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首先需要将定子设置在前定子端盖与后定子端盖扣合而成的定子腔中,而后还需要将其整体设置在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四套外壳才可以固定定子,其整体结构过于复杂,生产装配成本偏高。
另外现在的机头其定子端盖上都设置有连接柱,通过连接柱可以将机头连接到电风扇上,而就目前出现的连接方式都是采用将连接柱直接连接在定子端盖上的结构进行的,而这种连接结构其连接部分的连接强度很低,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该连接部分发生断裂的情况,如上所述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风扇机头,其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方式简便,而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风扇机头,其包括前端盖、后端盖以及定子端盖,该后端盖扣合在该前端盖上,该定子端盖设置在该前端盖与该后端盖之间,该定子端盖的前端卡扣在该前端盖上,电机定子设置在该定子端盖中,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大大简化电风扇机头的整体结构,降低材料成本,通过减少装配步骤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该前端盖包括端板以及环壁,该环壁环设在该端板上,该端板具有内表面,并且在该端板上开设有若干腰孔,每一个该腰孔四周环设有凸肋,该环壁具有内表面,且借助该端板的该内表面与该环壁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前端盖腔,该腰孔的该凸肋与该环壁的该内表面之间形成卡接部,如上所述,该腰孔具有散热的作用,而该腰孔的该凸肋与该环壁的该内表面之间形成的该卡接部可以将该定子端盖固定在该前端盖的该端板上。
该定子端盖包括定子端盖侧壁,该定子端盖侧壁前端固定连接有环板,该环板卡设在该前端盖的该端板之卡接部中,该定子端盖侧壁后端固定连接有罩板,该罩板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该定子端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与该定子端盖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板,该加强板一侧固定连接在该定子端盖侧壁上,而该加强板另外一侧固定连接在该连接柱上,通过该加强板可以大大提升该定子端盖侧壁与该连接柱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只包括前端盖、后端盖以及定子端盖,该后端盖扣合在该前端盖上,该定子端盖设置在该前端盖与该后端盖之间,该定子端盖的前端卡扣在该前端盖上,电机定子设置在该定子端盖中,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简化电风扇机头的整体结构,降低材料成本,通过减少装配步骤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电风扇机头,其包括前端盖10、后端盖20以及定子端盖30。
该后端盖20扣合在该前端盖10上,该定子端盖30设置在该前端盖10与该后端盖20之间,该定子端盖30的前端卡扣在该前端盖10上,电机定子40设置在该定子端盖30中。
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大大简化电风扇机头的整体结构,降低材料成本,通过减少装配步骤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该前端盖10包括端板11以及环壁12,该环壁12环设在该端板11上。
该端板11具有内表面111,并且在该端板11上开设有若干腰孔13,每一个该腰孔13四周环设有凸肋131。
该环壁12具有内表面121,且借助该端板11的该内表面111与该环壁12的该内表面121围绕形成前端盖腔14。
该腰孔13的该凸肋131与该环壁12的该内表面121之间形成卡接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志明,未经卢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64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智能动态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设有喷淋器的布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