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6474.X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2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要市金田电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0 | 分类号: | H05B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1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特别是指一种包括若干散热片以及发热管,该发热管依次插设在若干该散热片中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能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现在已经很普遍的应用在了人们的生活中,而在这类用具中尤其以电能用具受到人们的喜爱,电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在使用的时候具有传输方便,生产使用便利的特点,所以现在大量的用具采用电力驱动的方式工作。
人们在具体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液体进行提温的工作,传统的做法多是采用通过燃烧燃料得到热源并进一步利用热源对液体进行加热,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多是采用燃烧煤炭或者燃油、燃气的方式进行,而这种加热方式不但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同时其操作步骤也比较烦琐。
在上述的社会背景下一些电加热器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就目前出现的电加热器而言,其结构一般都包括电力接头以及电热管,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电力接头将电力引入电热管中,此刻将电热管插在液体中并通过电热管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以达到加热的目的,但是传统的这类电加热器其整体发热效率不高同时由于其结构过于简单往往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器,其发热效率高,整体散热效率好能极大的方便人们使用,而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加热器,其包括若干散热片以及发热管,该发热管依次插设在若干该散热片中,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的时候,该发热管连接外部电路,电能被传输至该发热管中,并借助该发热管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最终通过若干该散热片将热能传递出去。
每一个该散热片都包括板体、穿孔以及连接环,其中,该穿孔开设在该板体上,而该连接环固定连接在该穿孔上,该散热片由金属铝制成。
该发热管包括引棒、套管以及端子片,其中,该引棒插设在该套管中,该端子片固定连接在该引棒的两端,该套管中填充有发热层,在该套管两端于该套管与该引棒之间套设有堵头,该堵头中开设有连接孔,该引棒自该连接孔中穿出,该堵头由陶瓷材料制成,该套管套设在连接铝管中,该连接铝管连接在该散热片的该连接环与该套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该发热管包括引棒、套管以及端子片,其中,该引棒插设在该套管中,该端子片固定连接在该引棒的两端,该套管中填充有发热层,在该套管两端于该套管与该引棒之间套设有堵头,该堵头中开设有连接孔,该引棒自该连接孔中穿出,该套管套设在连接铝管中,该连接铝管连接在该散热片的该连接环与该套管之间,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提升整体加热器的加热效率同时提高加热器的安全防护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散热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7所示,一种电加热器,其包括若干散热片10以及发热管20,该发热管20依次插设在若干该散热片10中,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的时候,该发热管20连接外部电路,电能被传输至该发热管20中,并借助该发热管20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最终通过若干该散热片10将热能传递出去。
如图5至6所示,每一个该散热片10都包括板体11、穿孔12以及连接环13,其中,该穿孔12开设在该板体11上,而该连接环13固定连接在该穿孔12上。
该散热片10由金属铝制成。
如图7所示,该发热管20包括引棒21、套管22以及端子片23,其中,该引棒21插设在该套管22中,该端子片23固定连接在该引棒21的两端。
该套管22中填充有发热层24。
在该套管22两端于该套管22与该引棒21之间套设有堵头25,该堵头25中开设有连接孔,该引棒21自该连接孔中穿出。
该堵头25由陶瓷材料制成。
该套管22套设在连接铝管26中,该连接铝管26连接在该散热片10的该连接环13与该套管2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要市金田电热有限公司,未经高要市金田电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6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暖手器用的柔性电发热装置
- 下一篇:后台运行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