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整体道床轨道施工的预上扣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6522.5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彭登云;王丽云;高伟;林宗辉;吴宗庆;王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2 | 分类号: | E01B2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整体 道床 轨道 施工 扣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整体道床轨道施工的预上扣件。
背景技术
厂区铁路在整体道床上施工采用预留孔洞及二次灌浆施工,一般采用先进行螺栓锚固定位,再按常规方法进行轨道连接,然后二次灌浆找平层达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法。
这种传统方法施工存在以下缺陷:
1.不能满足安全、质量和功能各方面的要求。
传统方法施工,螺旋道钉锚固工序易出质量事故,一旦螺旋道钉锚固中心偏差,只能将螺旋道钉废掉重新再锚固,否则铺设后的线路中心及直线度达不到要求。
2.工序多,效率低。
需要进行两次灌浆,即:先一次灌浆锚固螺旋道钉,再联接扣件,最后二次灌浆进行整体道床找平。因此效率低。
3.节约资源。
传统方法施工,螺旋道钉锚固后必须将螺旋道钉上溢出的浆体进行清理,才能上扣件,因此需要很多的人力去完成,增加了工程成本。
4.易致螺旋道钉锚固后出现高低不平,螺栓联结后露出部分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线路的美观及实用效果,严重时甚至影响到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道床轨道施工的预上扣件,以便简化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方法的工序,同时避免该施工方法由于先灌浆定位引起螺旋道钉偏移的质量缺陷及引起清除浮浆的施工困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螺旋道钉组件、弹条、铁垫板和混凝土找平层组成。其中:铁垫板置于钢轨的底部。在钢轨的两侧均设有弹条,弹条上端与钢轨的底部相连,弹条的下端与铁垫板相连,螺旋道钉组件的下端依次穿过铁垫板、混凝土找平层后进入整体道床的预留孔洞中,使钢轨、螺旋道钉组件、弹条和铁垫板、混凝土找平层与整体道床连接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使用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是:
1.简化工序,提高效率。
预上扣件,经调整后一次灌浆,同时完成对螺旋道钉组件的锚固及整体道床的找平。简化了工序,同时提高了效率。
2.节约资源。
预上扣件后,不需要清理。因此可以节约更多的人力,降低了工程成本。
采用本预上扣件后,较传统施工方法降低成本6020元,明细如下:
减少螺旋道钉锚固用人工:6900/1600*10*100=4312元;
减少清理螺旋道钉浮浆用人工:6900/1600*3*100=1294元;
减少螺旋道钉锚固质量返工人工:6900*1‰*3*100*20%=414元。
3.能够满足安全、质量和功能各方面的要求。
采用本预上扣件后,施工时可将线路通过支点先固定好,再灌浆定位及找平一次成型,避免了线路发生偏移,从而能够满足整体道床轨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和功能各方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预上扣件”施工方法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鱼尾螺栓组件;2.鱼尾板;3.整体道床;4.螺旋道钉组件;5.弹条;6.铁垫板;7.找平层;8.钢轨;9.预留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整体道床轨道施工的预上扣件,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螺旋道钉组件4、弹条5、铁垫板6和混凝土找平层7组成,其中:铁垫板6置于钢轨8的底部,在钢轨8的两侧均设有弹条5,弹条5上端与钢轨8的底部相连,弹条5的下端与铁垫板6相连,螺旋道钉组件4的下端依次穿过铁垫板6、混凝土找平层7后进入整体道床3的预留孔洞9中,使钢轨8、螺旋道钉组件4、弹条5和铁垫板6、混凝土找平层7与整体道床3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螺旋道钉组件4由螺旋道钉、弹性垫片、平面垫片及螺帽构成,按照此排序使用。
所述弹条5可采用市场上购买的III型弹条。
本实用新型用于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时,可简化整体道床轨道施工的工序,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先灌浆定位引起螺旋道钉偏移的质量缺陷及引起清除浮浆的施工困难。
下面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方法,并且结合图1和图2,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其使用功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传统的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方法就成了“预上扣件”的施工方法。该“预上扣件”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铁路弹性扣件施工原理及灌浆施工原理结合而成,其先通过预上扣件将螺旋道钉及垫板等联结在钢轨上,然后进行螺旋道钉和找平层一次灌浆定位及找平,避免由于先灌浆定位引起螺旋道钉偏移导致无法与扣件联结的质量缺陷及施工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6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