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轧管机上的送进齿轮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6563.4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2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盛永生;阮道献;蒋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攀枝花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1B35/12 | 分类号: | B21B35/12;B21B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季新桃 |
地址: | 20215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管机上 送进 齿轮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箱,特别是涉及一种送进齿轮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轧管机上装有回转送进箱来控制轧制过程中料的送进。这种回转送进的工作特点是当轧制过程中需要加料(亦即进料)时,轧机必须停机才能加料,加料结束后再回转进行轧制,故是一种间隙式工作方式,不能实现全自动连续加料轧制,故工作效率低。要实现全自动连续工作方式提高轧制工作效率,必须对回转送进箱进行改进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全自动连续送料轧管的新型回转送进齿轮箱,以克服现有回转送进箱不能连续送料轧管的缺陷,公开了一种冷轧管机上的送进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轧管机上的送进齿轮箱包括壳体、输入轴、变速轴、输出轴、电磁离合器A、B、C、D以及碟形联接机构、传动齿轮和电机,其中电磁离合器A、B分别装在输入轴上,电磁离合器C、D分别装在变速轴上,输出轴I和II一端通过碟形联接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装在壳体上,输入轴和变速轴同样通过轴承装在壳体上,另外输入轴与变速轴之间分别通过三对齿轮啮合连接,而变速轴与输出轴之间也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电机与输入轴连接。
以上所述的机械零部件均为市售商品,本实用新型不作详述。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制作的冷轧管机上的送进齿轮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主要特点是能实现全自动连续加料轧管,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冷轧管机上的送进齿轮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轧管机上的送进齿轮箱包括壳体1、输入轴3、变速轴7、输出轴I 8和输出轴II 12、电磁离合器A19、电磁离合器B2、电磁离合器C6、电磁离合器D14以及碟形联接机构10、传动齿轮和电机18,其中电磁离合器A19、电磁离合器B2分别装在输入轴3上,电磁离合器C6和电磁离合器D14分别装在变速轴7上,输出轴I 8和II 12一端通过碟形联接机构10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装在壳体1上,输入轴3和变速轴7同样通过轴承装于壳体上,另外输入轴3和变速轴7之间分别通过三对齿轮:齿轮一4与齿轮二5、齿轮三17与齿轮四15、齿轮五16与齿轮六13啮合连接;而变速轴7与输出轴I 8之间通过一对齿轮二5和齿轮七9啮合连接,变速轴7与输出轴II 12之间通过另一对齿轮六13和齿轮八11啮合连接,电机18与输入轴3连接。
按照上述结构形式组成的冷轧管机上的送进变速箱工作时首先电机18启动后:一、通过合上电磁离合器A,带动齿轮五16、齿轮六13、齿轮八11旋转,使输出轴II正转,与此同时,电磁离合器C合上,通过齿轮三17、齿轮四15、齿轮二5、齿轮七9旋转使输出轴I高速反转;二、通过电磁离合器B合上,带动齿轮一4、齿轮二5、齿轮七9旋转,使轴出轴I正转,与此同时,电磁离合器D合上,通过齿轮三17、齿轮四15、齿轮六13、齿轮八11齿轮旋转,使输出轴II高速反转。上述一和二的动作周而复始,实现输出轴I和输出轴II交替工进快退,完成轧机连续送料轧管过程。这里碟形联接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输出轴I和输出轴II能同时前后游动,各自正反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攀枝花机械厂,未经上海攀枝花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6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
- 下一篇:气动风补风力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