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信令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7571.0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0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春林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9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支持多接口、便携的信令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信网络维护中往往需要对网络的信令消息进行采集,把采集到的信令进行还原关联,协助查找网络故障或者帮助实现各类增值业务。现有采集技术相对比较单一,往往某种信令采集设备只支持一种接口的信令消息采集,如果要多个接口同时采集那就需要多种采集设备,或者被强行组合到一台设备中,组合后的设备往往比较大,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还占用了更多机房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便携优点、支持多接口的信令采集装置,其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服务器或者电脑上,组成测试系统或者增值业务平台,或者组成便携式信令测试仪表,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箱箱体,该采集箱箱体上设置有多个信令采集接口,该采集箱箱体内设置有支持多接口硬件模块,该硬件模块连接设置信令采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信令采集接口为移动网络接口,包括Abis、A、C/D/E/F、Gb、Gn、Gi、Iub、IuPS、IuCS接口。
一实施方式中,每个信令采集接口均与多接口硬件支持模块相连接。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箱箱体为一便携式机箱,所述多个信令采集接口设置在所述采集箱箱体的侧壁上。
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箱箱体上开设有对外接口,该对外接口为网络接口。
该信令采集装置将多种信令采集接口集中在一个采集装置上,可以同时支持网络种所有接口的信令采集,便于采用先进的算法,对所有接口都能做到线速采集,对不同接口的数据进行关联合成;该采集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放到普通的笔记本包中,非常方便携带;设备对外的接口可采用网络接口,便于直接连接到服务器或者笔记本电脑,组成测试系统或者增值业务平台,或者组成便携式信令测试仪表,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支持多接口的硬件模块,把多种通信接口设计到一个便携的箱体上后,各个信令采集接口均连接该硬件模块,把传统需要硬件处理的信令消息改为软件处理,从而极大减少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从而把多个的接口收敛到一个便携式的模块之中。
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信令采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便携、支持多接口的优点,其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服务器或者电脑上,组成测试系统或者增值业务平台,或者组成便携式信令测试仪表,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克服现多接口信令采集平台的固定、投资大、不方便搬移的问题,为致力于业务开发的客户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采集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信令采集装置具有一便携式的采集箱箱体,该采集箱采用220V或者-48V供电,平台的长宽高分别是316*210*44.5mm,重量大约1.3kg。如图1所示,该采集箱箱体上设置有多个信令采集接口,该采集箱箱体内设置有支持多接口硬件模块,该硬件模块连接设置信令采集模块。多个信令采集接口为移动网络接口,包括Abis、A、C/D/E/F、Gb、Gn、Gi、Iub、IuPS、IuCS接口。每个信令采集接口均与多接口硬件支持模块相连接。上述信令采集接口均设置在采集箱箱体的侧壁上。采集箱箱体上开设有对外接口,该对外接口为网络接口。
该信令采集装置不但考虑到了便携和支持多接口的需要,而且考虑的处理能力的需要,可能同时采集E1/SDH/IP接口的数据,而且处理的信令链路数量也达到了1000条链路。信令采集设备对信令包打时间戳,并将得到的数据交给处理模块完成合成关联处理的任务。
通过采用该信令采集装置,可以大量减少现有采集设备的数量,支持在更高层面完成数据的采集任务,而且该采集装置足以胜任几乎一个交换机周边接口数据的完整采集工作,极大降低了采集设备的成本,从而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春林,未经胡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7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