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熔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7700.6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沈维民;贺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14;F23D14/6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熔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金属熔化及精炼设备领域,特指一种金属铅的熔炼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有色企业一直采用室式燃烧间接加热方式进行铅的熔化及精炼。炉体由燃烧室及加热段两部分组成,燃烧室产生1100℃左右高温烟气进入炉体加热段直接加热熔铅锅,将锅内铅块逐渐熔化并进行精炼处理。加热后的烟气温度仍高达1000℃左右,经过简单处理,直接排空,因此该炉型的热效率非常低。由于铅的熔化及精炼工艺的烟气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巨大,采用金属换热器回收烟气的高温余热回收利用方式,换热器很容易超出其能承受的高温范围,寿命难以保证。
近两年随着蓄热燃烧技术的兴起,个别企业对该炉型按蓄热式燃烧进行改进。取得了非常明显节能效果。改进技术仍然将炉体分为燃烧室及加热段两部分,并采用隔墙将燃烧段对称分成两独立部分,每个部分设置一台主烧嘴(亦是主排烟口),配套一座球床陶瓷蓄热室及一个空气/烟气切换装置。正常生产时,空气/烟气切换装置定时间换向,高温烟气/冷空气交替与陶瓷蓄热室蓄热器直接热交换,出蓄热室空气温度能预热到800℃以上,出蓄热室排烟烟气温度冷却到200℃以下,最大限度将烟气的余热回收再重新返回炉内。两烧嘴燃烧/排烟功能交替进行,当一个烧嘴处于燃烧状态,另一烧嘴交作为主排烟口进行排烟。每个主烧嘴配有长明火,能保证烧嘴每次交替切换处于主燃阶段时煤气和高温热空气能及时着火燃烧;高温空气进入炉膛喷口前周期性注入燃气,进行预混和,使火焰充满整个燃烧室。
如图8和图9所示,现有结构一般包括锅体1和炉体2,炉体2分为炉体燃烧段及炉体加热段两部分,炉体燃烧段用隔墙3对称分成两独立部分,每个部分均配置一套陶瓷球蓄热室6。陶瓷球蓄热室6与炉体燃烧段接口处采用一台主烧嘴61(亦是主排烟口)相连,主烧嘴61侧部设有长明烧嘴62,上部设有主煤气进入喷口63。陶瓷球蓄热室6内设有陶瓷蓄热球65,陶瓷球蓄热室6上的蓄热室冷空气进口64(亦是烟气出口)均连接一个空气/烟气切换装置,该空气/烟气切换装置将空气/烟气定时间换向,在陶瓷球蓄热室6内高温烟气/冷空气交替与陶瓷蓄热球65直接热交换,出陶瓷球蓄热室6的热空气温度能预热到800℃以上,在主烧嘴61内与从上部主煤气进入喷口63出来的煤气混合,在炉体2内被侧部的长明烧嘴62引燃,着火燃烧。出陶瓷球蓄热室6排烟烟气温度冷却到200℃以下,交替排出。
这种结构的炉型,虽然取得了非常明显节能效果。但炉体占地较大,由于燃烧室及加热段直接相连,中间无隔断,煤气与高温空气在燃烧室内才开始混合、燃烧。火焰长度由煤气与空气比例及混合效果决定,当火焰较长时,可能直接与被加热的锅体接触,造成锅体局部高温过热烧损;而且,蓄热室采用蓄热球为换热介质,换热比表面积偏小、需要容积过大,设备体积偏大,蓄热体的设备基础比炉本体基础底,增加了基础的费用;同时,空气、烟气通过的阻力相对过大,需要提供的动力亦大,造成鼓风机及引风机风压大,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加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蓄热熔铅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熔铅炉,包括锅体、炉体以及两个蓄热燃烧组件,所述锅体放置于炉体上,所述炉体内通过隔墙分隔成独立的两个加热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加热腔体通过炉体上开设有的烟气管道与一个蓄热燃烧组件相连通,所述蓄热燃烧组件装设于炉体的外侧,所述蓄热燃烧组件包括用来产生加热用高温气体的燃烧段以及用来为燃烧段提供高温空气的蓄热段,所述燃烧段通过烟气管道与加热腔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蓄热段位于燃烧段的上方或下方,所述蓄热段包括蓄热室、蜂窝状蓄热体以及装设于蓄热室端部的进气管道,所述蜂窝状蓄热体装设于蓄热室内,所述进气管道上装设有用来控制进气管道与外界空气导通或与炉体导通的切换装置,所述蜂窝状蓄热体通过蓄热体托架支承于蓄热室内。
所述燃烧段与蓄热段之间呈水平状布置,所述蓄热段包括蓄热室、蜂窝状蓄热体以及装设于蓄热室上的进气管道,所述蜂窝状蓄热体装设于蓄热室内,所述进气管道上装设有用来控制进气管道与外界空气导通或与炉体导通的切换装置。
所述燃烧段包括燃烧室以及装设于燃烧室上的长明火装置和主煤气喷口。
所述炉体上开设有直排烟口。
所述蓄热体采用蜂窝状蓄热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7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水氯化铝自动化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空作业工程机械及其伸缩式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