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7967.5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林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思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 |
地址: | 英属维尔京群岛路镇***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盒,尤其是一种外卖用的餐盒,其中米饭和菜被有效隔离。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无论是写字楼里的白领,还是在家办公的SOHO一族,经常没时间或不愿意外出就餐,他们习惯打电话给快餐公司送餐上门。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经常驾驶私家车,去餐馆将食物买回家或者去别的场所享受美味。这样,就需要餐馆提供餐盒,既要方便携带,同时也要方便就餐。
现有的餐盒一般包括盒体和盒盖,在盒体上设置饭槽、菜槽甚至汤槽。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2208660.9描述了一种具有内部隔断的纸餐盒,如图6所示,内部隔断包括主隔断条及次隔断条,还可以在隔断条之间连接隔断条,以分隔出更小的空间,从而盛装数量不同的饭菜,并使菜肴之间互不串味,保持各自原有的风味和食用质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2289734.8描述了一种多格纸餐盒,如图7所示,餐盒由主盒体和副盒体组成;主盒体的第一片体一侧具有盖片,且主盒体的大盆区101设定位置具有相对的点断线,两点断线之间形成一镂空部17,相对的点断线向上弯折后,使镂空部两侧分别形成一设定高度的挡壁18,而镂空部17中装设定位一副盒体20,利用副盒体20四周缘所形成的连接片23,分别跨设固定于两挡壁18及主盒体的侧壁15内缘面;藉此,使副盒体搭设于主盒体的镂空部17之后,有效地增加餐盒的结构强度,以避免饭、菜不经意掺杂。
虽然以上现有技术的餐盒具有将各类食物分隔开的功能,但是,由于饭和菜处于一个平面,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掺杂在一起,且分隔间太多,模具不易设计,制造成本高。另外,当隔间多时,占用面积大,携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携带方便而且能够防止米饭、蔬菜和肉菜等混杂在一起的外卖餐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盒,包括盒盖、盒底、盒底衬和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衬匹配地容纳在所述盒底中,当所述隔层置于所述盒底衬中时,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盛装空间,当所述盒底衬位于所述盒底中、所述隔层位于所述盒底衬中并且所述盒盖扣合在所述盒底上时,在所述盒盖与所述隔层之间形成第二盛装空间,所述第一盛装空间位于所述第二盛装空间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盛装空间用于盛装米饭。
优选地,所述隔层具有一分隔部,所述分隔部从所述隔层的底部起向上延伸一高度,从而将所述第二盛装空间分成两部分,用于盛装两种菜肴。
优选地,所述隔层的上边缘两侧分别形成一手持部。
优选地,所述隔层的底部形成有多个狭槽。
优选地,所述盒盖的上表面形成一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盒底衬的内侧形成有米饭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盒底衬内侧形成一平台,在组装状态下,所述隔层搁置在所述平台上。
优选地,沿着所述盒底的内侧形成一环形凹槽,沿着所述盒底衬的外侧形成一环形凸起,当所述盒底衬容纳在所述盒底中时,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接合。
优选地,所述盒底与所述盒底衬均在其上边缘形成一凸缘,当所述盒底衬容纳在所述盒底中时,所述两个凸缘彼此接合在一起。
由于盒盖的上层表面具有独特的下凹设计,盒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所以增强了盒盖的抗压性。
由于隔层独特的设计,使得各种菜肴成功分离,确保产品质量。隔层底面独特的凹凸设计能够防止蔬菜汁和肉汁混合。另外,隔层两侧独特的手持部设计,能够方便顾客拿取。
由于盒底与盒底衬彼此接合在一起,所以增强了保温效果。
由于独特的边缘凸起设计,使得盒底衬与盒底紧密联合,盒底不易脱落。
由于盒底衬具有米饭参考刻度线,所以便于员工操作。
由于盒底衬内侧边缘具有平台,所以能够防止隔层晃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主题的这些特征和其他特征、目的以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的特征均是非限制性的。其中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盒盖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层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盒底衬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盒底的立体图;
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其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盒的各组成部分装配前的状态;
图6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餐盒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林投资有限公司,未经菲林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7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