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频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8047.5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宁喜峰;吴远清;刘华东;金文东;郑赐强;陈增旺;卢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视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5K7/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图像视频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的CRT显示器和电视逐渐退出市场,以固定像素为主的平板显示器成为当前显示市场的主流显示器,包括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DLP(Digital Light Projector,数字光投影)、LCoS(liquid cry 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和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面板)。所有这些技术都是以不同方式创建电子图像,但是它们却有同一个特点:固定矩阵的成像像素,这个固定像素结构决定了显示器的物理分辨率。
当前在专业视听、广电行业,指定相关视频、图像国际标准的公司有3个标准组织,分别是ITU(国际电联)、SMPTE(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和VESA(视频电子标准协会)。这些标准组织已经基本完成了视频与图像两大系列标准的融合,从而进一步加速了视频和图像产品在各级产品上的融合。因此,会看到DVD上出现了图像的接口,而计算机上出现了视频的接口。这些产品的物理接口不同和兼容的标准差异,给设备之间的对接和连通带来了很多的障碍。
由于作为显示终端的显示器以及设备对接的兼容性,给视频处理器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另外,随着专业视听、广电行业对于信号监控、信号展示以及多系统舞台灯光融合的要求不断提升,给视频处理器在多画面处理、大屏幕拼接、视音频同步、非标视频缩放、边缘融合、图像融合等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本设计人即是基于上述分析,对现有的视频处理器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处理器,其可实现任意信号输入/输出,适用范围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视频处理器,包括可进行格式转换的第一级处理器和分别与其输入端连接的至少一视频解码器、至少一视频ADC、至少一视频接收器、至少一SDI接收器,还包括可进行图像拼接的第二级处理器及分别与其输出端连接的一视频编码器、一视频DAC、一视频驱动器、一SDI驱动器、一千兆网驱动器、一光纤驱动器,第一级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级处理器的输入端;还包括壳体,前述各部件均设于该壳体中。
上述壳体内还设有至少一台散热风扇。
上述壳体的外表面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多种类型的接收器,可选择性地对多种类型的信号进行处理,大致涵盖了现今常用的视频信号,而在输出端也可输出多种类型的信号,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接口,从而扩展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通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架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设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视频处理器,包括壳体5以及设于壳体5内的一第一级处理器1、一第二级处理器2、至少一视频解码器31、至少一视频ADC32、至少一视频接收器33、至少一SDI接收器34、一视频编码器41、一视频DAC42、一视频驱动器43、一SDI驱动器44、一千兆网驱动器45和一光纤驱动器46,下面分别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视频解码器31、视频ADC32、视频接收器33、SDI接收器34均设有两路,分别与第一级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各视频解码器31均可输入3路复合视频信号,视频ADC32用以输入高标清分量YpbPr信号及模拟VGA信号,视频接收器33用以输入数字DVI信号及数字HDMI信号,SDI接收器34则可同时输入2路数字SDI信号。
第一级处理器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级处理器2的输入端,将前述各种类型的输入信号进行去隔行扫描、运动补偿、降噪、格式转换、多画面处理后,送入第二级处理器2中。
第二级处理器2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图像缩放、旋转及拼接等处理,然后根据需要送入视频编码器41、视频DAC42、视频驱动器43、SDI驱动器44、千兆网驱动器45和光纤驱动器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视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视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8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消毒灭菌器
- 下一篇:远红外电热采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