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电晕铝换位绕组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8080.8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4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董树林;张国祥;赵庆霞;聂有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经纬电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晕 换位 绕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线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耐电晕铝换位绕组线。
背景技术
目前,超、特高压平波电抗器安装在露天使用,经常会受到恶劣天气特别是雷电产生的冲击波的干扰。如果电场强度超过了带导体周围气体或液体介质的击穿强度,就会使气体或液体电离,严重的呈现局部放电现象。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电晕现象”。“电晕”还经常发生在不均匀的电场中和电场强度很高的区域内;将造成功率的损耗,使电抗器和输电设备温度升高;同时还对附近的无线电和通讯线路造成干扰,严重的可能影响到输、变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应用简便、使用安全的耐电晕铝换位绕组线,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的耐电晕铝换位绕组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电晕铝换位绕组线,该绕组线包括换位设置的膜包铝线芯,所述膜包铝线芯整体外侧绕包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外侧包覆耐电晕复合薄膜层。
所述耐电晕复合薄膜层为耐电晕聚酰胺酰亚胺绝缘薄膜与聚酯纤维非织布粘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耐电晕铝换位绕组线不但具有换位导线的全部优良性能;由于增设耐电晕层,具有耐电晕、抗过电压冲击、降低“电磁污染”的特性,进一步节约能源。并将纳米无机化合物应用到绝缘材料中,增加了绝缘层对局部放电降解的阻力,而这种纳米无机物又是热稳定优良的材料,它有助于扩散电荷积累能迅速耗散本身的介质发热,有效地起到了抗高频脉冲电压耐电晕的作用,能够降低电抗器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安全可靠,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膜包铝线芯,2绝缘层,3耐电晕复合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耐电晕铝换位绕组线,该绕组线包括膜包铝线芯1、绝缘层2及耐电晕复合薄膜层3构成;所述膜包铝线芯1换位设置,所述膜包铝线芯1整体外侧绕包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外侧包覆耐电晕复合薄膜层3。
所述耐电晕复合薄膜层3为耐电晕聚酰胺酰亚胺绝缘薄膜与聚酯纤维非织布粘合而成。
所述膜包铝线芯1换位设置;且膜包铝线芯1整体外侧设有绝缘层2和3;膜包铝线芯1整体与绝缘层2外部设有耐电晕复合薄膜层3。
实施中,该换位绕组线(以下尺寸为标称尺寸):以2.0mm×12根为例,采用2.0mm膜包铝线芯A,经过换位形成外形为4.20mm×13.74mm线芯B,在线芯B外螺旋绕包聚酰胺酰亚胺绝缘薄膜层,最外层绕包纳米材料的耐电晕复合层,即耐电晕聚酰胺酰亚胺绝缘薄膜与聚酯纤维非织布复合层,外形尺寸为4.80mm×14.24mm的成品铝换位导线。特别是设有耐电晕聚酰胺酰亚胺耐电晕复合薄膜层,起到提高抗过电压能力和耐电晕作用,按电压等级要求对聚酰胺酰亚胺绝缘薄膜进行多层连续绕包,由于纳米无机化合物引入到绝缘材料中,增加了绝缘层对局部放电降解的阻力,而这种纳米无机物又是热稳定较好的材料,有助于扩散电荷积累能迅速耗散热量,有效地起到了抗高频脉冲电压耐电晕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电抗器升温。
上述参照实例对该耐电晕铝换位绕组线进行详细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经纬电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经纬电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8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护套的民用电线
- 下一篇:电解电镀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