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需反洗的自动软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8178.3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飞;孙兴义;田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鹏飞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59 | 代理人: | 张玫 |
地址: | 10002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需 自动 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树脂对水进行软化、在树脂再生过程中无需反洗的自动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界水源中,尤其是中国北方的水,硬度很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利用树脂采取离子交换法对水进行软化,是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时,一般需要对树脂进行再生处理。目前已有的软化装置,可以自动完成树脂的软化与再生,其典型工作流程如下:1、软化;2、反洗;3、吸盐(再生)4、慢冲洗(置换);5、正洗。由于“反洗”这个过程的存在,导致系统管路及控制系统较为复杂,软化水装置价格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反洗的自动软化装置。它可对水源进行软化处理,以满足用户需求,且简化了工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无需反洗的自动软化装置,依次设有过滤器、盐罐、第三阀门、树脂罐、软化水出水端、第四阀门和废水出水端,过滤器与树脂罐之间设有第二阀门,各部分之间采用管线或管路连接;另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各阀门实现对工作流程的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器入水端设有第一阀门。
上述方案中,所述树脂罐之前,加置活性炭罐或者矿物质材料罐或者其他材料罐。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器中的过滤材质为精滤棉、超滤膜或纳滤膜。
上述方案中,所述树脂罐内放置阳离子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工作流程是:1、软化;2、树脂再生;3、正洗。树脂再生之前,无需对其进行反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现有软化装置的工作流程,而对入水的软化效果不变,降低了设备造价以及运营费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无需反洗的自动软化装置依次设有入水端、第一阀门1、过滤器5、盐罐6、第三阀门3、树脂罐7、软化水出水端9、第四阀门4和废水出水端10,过滤器5与树脂罐7之间设有第二阀门2;过滤器5、盐罐6、树脂罐7之间采用管线或管路连接,所述管线可长可短、可硬可软,采用卡口或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垫,所述管路可以是开设的水流道,如在平板上预留的水通道,水可从中流过;另设有控制器8,控制器8通过对第二阀门至第四阀门进行管线或管路开闭的操作,实现对工作流程的控制。
可以在树脂罐之前,加置活性炭罐或者矿物质材料罐或者其他材料罐作进一步处理。
过滤器5可视水源情况及用户要求设置选用不同的过滤材质,可以为精滤棉(过滤精度0.5微米~10微米),可以为超滤膜(过滤精度0.008微米~1微米),还可以为纳滤膜(过滤精度0.001微米~0.008微米)。
盐罐6内放置盐,树脂罐7内放置阳离子树脂。
控制器8为电子控制器,与之联接的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为电磁阀。控制器8也可以机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以过滤器作为盐罐和树脂罐的前置。入水必须先通过过滤器,然后才能进入盐罐或树脂罐。
本实用新型整个水的软化以及树脂再生过程(即树脂重新获得软化能力的过程)可完全由控制器控制。其工作流程分如下三步:
1、软化流程。入水首先经第一阀门1通过过滤器5,经过过滤之后,经第二阀门2进入树脂罐7,水经软化后,从软化水出水端9流出。当需要对树脂罐内树脂进行再生时,控制器8控制阀门,使树脂开始再生。
2、树脂再生流程。入水首先经第一阀门1通过过滤器5,经过过滤之后,进入盐罐6,从盐罐中出来的水中含有大量的盐(以下称盐水),盐水经第三阀门3进入树脂罐7时,树脂罐内树脂同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使树脂得以恢复软化能力。出水经第四阀门4从废水出水端10流出。当该流程结束时,进入正洗流程。
3、正洗流程。入水首先经第一阀门1通过过滤器5,经过过滤之后,经第二阀门2进入树脂罐7,对树脂罐冲洗,出水经第四阀门4从废水出水端10流出。待正洗流程结束后,重新进入软化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鹏飞,未经杨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8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注塑机的柜门
- 下一篇:一种双层注塑机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