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8672.X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1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孙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铭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5/20;H02K9/06;H02K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可再使用机械能产生动能,用来驱动其他装置的电气设备。马达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驱动装置,在工业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马达在工作过程中,转子的旋转会产生热量。转子的转速越高,则产生的热量越高。现有技术中的马达,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会产生较高的热量,热量积累后会导致壳体温度过高,甚至会烫伤使用者,使用起来非常不便。现有技术中的马达,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还会缩短内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尤其是线圈的使用寿命。过高的温度还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中使用的润滑油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挥发。缺少润滑油的轴承无法继续使用,影响了马达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振动小的新型马达。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新型马达,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前门盖和后门盖,前门盖和后门盖在壳体内围成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转子和定子,定子包覆在转子外周上,转子中心部设置有主轴,主轴后端通过至少一个后轴承安装在后门盖上,主轴穿过前门盖,前端部位于壳体外,主轴通过至少一个前轴承安装在前门盖上;后门盖上设置有后通风孔;前门盖上设置有前通风孔。
优选地是,所述的前轴承数目为两个,两个前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圈。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隔圈包括第一大隔圈和第一小隔圈,第一大隔圈直径大于第一小隔圈。
优选地是,所述的后轴承数目为两个,两个后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圈。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二隔圈包括第二大隔圈和第二小隔圈,第二大隔圈直径大于第二小隔圈。
优选地是,,所述的前轴承直径大于后轴承。
优选地是,所述的主轴上安装有前限位螺母和后限位螺母,前限位螺母和后限位螺母均与主轴螺纹配合。
优选地是,所述的前门盖上设置有第一轴孔,前轴承设置在第一轴孔内,第一轴孔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轴孔内设置有前限位螺圈,前限位螺圈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前限位螺圈的外螺纹与第一轴孔内设置的内螺纹配合;所述的后门盖上设置有第二轴孔,后轴承设置在第二轴孔内,第二轴孔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轴孔内安装有后限位螺圈,后限位螺圈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后限位螺圈的外螺纹与第二轴孔内设置的内螺纹相配合。
优选地是,所述的前门盖与后门盖均与壳体可拆卸安装。
优选地是,所述的前门盖与壳体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的前门盖上设置第一内螺纹半孔,壳体上设置第二内螺纹半孔,第一内螺纹半孔与第二内螺纹半孔配合组成内螺纹孔与第一螺钉螺纹配合。
优选地是,所述的后门盖与壳体通过第二螺钉连接,所述的后门盖上设置第三内螺纹半孔,壳体上设置第四内螺纹半孔,第三内螺纹半孔与第四内螺纹半孔配合组成内螺纹孔与第二螺钉螺纹配合。
优选地是,所述的壳体前端部可拆卸安装有前舱轴盖,主轴穿过前舱轴盖,主轴与前舱轴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壳体后端部可拆卸安装有后舱轴盖。
优选地是,所述的后舱轴盖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小于后门盖的直径;所述的通孔处安装有网罩。
优选地是,所述的后门盖上安装有轴流风机。
优选地是,所述的轴流风机为电动轴流风机。
优选地是,所述的后舱轴盖的通孔直径大于轴流风机风叶直径,小于后门盖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马达,采用前轴承和后轴承固定主轴,可以确保主轴转动过程的稳定,使用过程中,主轴跳动幅度仅2-3微米。运转过程中噪声小、输出扭力大。采用独立电机驱动的轴流风机,可确保马达容腔内的热量充分交换散热。在主轴转速达到10000转/分时,壳体温度不超过45℃,避免马达壳体温度过高而烧坏内部的线圈、轴承及烫伤操作者。延长了马达内部部件的使用寿命,尤其是线圈和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新型马达,包括壳体1,壳体1为圆筒形,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铭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铭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8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标准螺栓、螺母紧固工具
- 下一篇:用于加工轴承钢球的纳米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