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堵头钢球压配深度的深度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8830.1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8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闵家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8 | 分类号: | G01B2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12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堵头钢球压配 深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工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堵头钢球压配深度的深度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逐年提高,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和检测手段还达不到完全自动化的程度,在生产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工序靠人工操作和检测,由于人在长时间的重复劳动中极易产生疲劳,一旦有外界干扰往往会发生操作不到位等现象。例如,汽车转向机壳体的产品,在生产中必须在其油道孔口压配堵头。因为油腔内压力很高,所以堵头钢球的压配深度必须大于一定的标准值。刚开始生产时,由于没有合适的检具,仅靠压机上压头和目视保证堵头钢球的压配深度,当压头损坏或压机发生故障,就会出现堵头钢球压配不到位而检验不出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堵头钢球压配深度的深度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改变了以前人工目视判断的方法,消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判,并保证产品油道堵头的压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检测堵头钢球压配深度的深度规,由深度测头、信号发生器和交直流电源串联组成。
所述深度测头包括一个绝缘测量棒和金属测量棒,所述金属测量棒固定的环设于所述绝缘测量棒的外部,所述绝缘测量棒的直径小于被测堵头钢球的直径,所述绝缘测量棒的一端面突出于所述金属测量棒端面,所述绝缘测量棒的端面与所述金属测量棒的端面的距离等于需检测的堵头钢球压配深度。
所述深度测头包括一绝缘套,包覆于所述金属测量棒的外周面上。
所述信号发生器是蜂鸣器和/或信号灯。
所述蜂鸣器和信号灯并联或串联。
在生产转向机壳体的压配堵头工序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深度规进行过程检验,通过声和光信号来判断堵头钢球压配深度合格与否,改变了以前人工目视判断的方法,消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判,并保证产品油道堵头的压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测堵头钢球压配深度的深度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之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
参考图1,用于检测堵头钢球压配深度的深度规主要由深度测头、信号发生器和交直流电源串联组成,导线的一端接被检测的堵头钢球压配的转向机壳体10,另一端导线接深度测头。
其中,深度测头是由绝缘测量棒1,金属测量棒2以及绝缘套3组成,如图所示,绝缘测量棒1位于最内部,金属测量棒2环设于所述绝缘测量棒1的外部,绝缘套3包覆于所述金属测量棒2的外周面上,相互间紧密配合。绝缘套的作用是防止检测时金属测量棒的其它部位碰到产品造成误判。
所述绝缘测量棒1的直径小于被测堵头钢球的直径。所述绝缘测量棒1的端面突出于所述金属测量棒2端面,所述绝缘测量棒的端面与所述金属测量棒的端面的距离X等于堵头钢球压配深度,该深度须根据图纸要求确定。而金属测量棒2的直径应保证与堵头端面直径充分接触。
所述信号发生器是蜂鸣器5和/或信号灯6,其中该蜂鸣器5和信号灯6可单独使用,或同时使用,并且当同时使用时,蜂鸣器5和信号灯6之间既可并联也可串联。由于在工作时,只看信号灯光容易出错,再并联一个蜂鸣器,可起到双保险作用。
使用时,把深度测头垂直放入堵头钢球孔中,把转向机壳体10与深度规的导线8相连,另一端导线4与深度测头的金属测量棒2相连。当深度测头d2端面与堵头9端面接触,信号发生器的5、6同时发光和发声,此时整个电路是连通的,也就是说,金属测量棒2与堵头钢球相接触,因此堵头钢球压配到位,深度≥X,满足图纸要求。当深度测头d1端面碰到钢球表面,而d2端面接触不到堵头9端面,此时信号发生器不发任何信号,表示堵头钢球没压配到位,深度<X,产品不合格。
本实用新型的深度规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检测量具。通过声和光来判断深度合格与否,当堵头压配完成后,用声、光显示深度规对堵头钢球深度进行检测,当有声、光显示,表明深度合格,反之,说明堵头钢球压配没到位,必须检查压头和压机,并对检验频次间隔的产品进行追溯。
如前所述对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或利用本实用新型。对该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施例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变换。应当理解,说明书上所举的实施例仅是一种较佳实施例,对该实施例作出的修改或者变换都不能脱离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8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