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转换生物型股骨近端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8893.7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田鹏;张欲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鹏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姜绍华;李伯勤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生物 股骨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固定钢板,尤其是可转换生物型股骨近端钢板。
背景技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目前社会的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率在不断上升,多为直接外力如跌倒所致,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类型以动力髋钢板(DHS)内固定最为常见,目前的动力髋钢板其原理为动力化固定,随着骨质的愈合,滑槽螺杆可以自行退出,促进骨质更好的愈合,这在治疗稳定性的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不稳定型的A2型和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不能起到很好的静力化固定作用,容易引起股骨颈短缩、钢板松动、钢板断裂甚至骨折不愈的术后并发症,尤以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及反斜形骨折出现术后并发症最为多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转换生物型股骨近端钢板,不但可以在治疗不稳定型的A2型和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早期起到静力化固定作用,早期为骨质愈合提供可靠的内环境,在术后2-3个月内还可以改为动力化固定,促进骨质的后期愈合,可以有效的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局部畸形及致残率,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钢板、钢板套筒、滑槽、滑槽螺杆及加压螺钉,在所述的钢板套筒上的滑槽的后端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上设有固定销。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孔为螺孔,固定销为防退螺钉。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板套筒上的滑槽的后端设置固定孔,在固定孔上设置固定销,可以在治疗不稳定型的A2型和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早期起到静力化固定作用,早期为骨质愈合提供可靠的内环境,在术后2-3个月内还可以经过微创手术取掉固定销,改为动力化固定,促进骨质的后期愈合,可以有效的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局部畸形及致残率,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滑槽螺杆,2为钢板套筒,3为滑槽,4为固定销,5为加压螺钉,6为固定孔,7为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钢板7的上端设有钢板套筒2,钢板套筒2的内侧为滑槽3,滑槽3为内六方形,滑槽螺杆1的后端为外六方体,可以在滑槽3内自由滑动,滑槽螺杆1通过后端的加压螺钉5固定,使滑槽螺杆1只有向后移动的空间,在滑槽3的后端设有固定孔6,固定孔6为螺孔,固定销4为防退螺钉,可以防止滑槽螺杆1向后移动。
使用时,由于不稳定型的A2型和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早期需要静力化固定,此时可以将固定销4置于固定孔6内,防止滑槽螺杆1向后移动,可以为早期的骨质愈合提供可靠的内环境,在术后2-3个月可以经过微创手术将固定销4卸掉,此时使滑槽螺杆1有向后移动的空间,改为动力化固定,可以促进骨质的后期愈合,可以有效的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局部畸形及致残率。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在固定孔6内设置的固定销4为销钉,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鹏,未经田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8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骨接骨板及其专用叉形撬杠
- 下一篇:无线心电心音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