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式成缆机、笼式成缆机及机用线盘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9314.0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3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辉;李章学;吴方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14 | 分类号: | B65H75/14;B65H75/20;B65H75/22;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63511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盘式成缆机 笼式成缆机 机用线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生产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盘式成缆机、笼式成缆机及机用线盘。
背景技术
将多芯电缆的绝缘线芯按照一定规则绞合,对绞合时产生的空隙加以填充并用包带包紧,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成缆,实现这一工艺的设备称为成缆机。成缆机的种类较多,如绞线机、束绞式成缆机、笼式成缆机、盘式成缆机等。对于小规格的多芯线缆一般采用各类绞线机、束绞式成缆机;对于电力线缆、矿用线缆和船用电缆,由于其内部的绝缘线芯数量较少、绝缘线芯的直径很大,所以必须采用大型成缆机,如盘式成缆机或笼式成缆机。由于大型成缆机的放线盘外径很大(630mm~3150mm),所以在大型成缆机上可放置的放线盘的数量较少,目前放线盘外径1000mm以上大型成缆机最多可放置5个放线盘,该放线盘可以对一根绝缘线芯进行收放线,现有的大型成缆机可以进行三芯、四芯及五芯电缆的成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行业对电线电缆行业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出现了大规格多芯电缆新产品,如变频电缆、多功能复合电缆等。但是现有的大型成缆机无法完成大规格多芯电缆的制备:由于大规格多芯电缆中的绝缘线芯数量较多,而盘式成缆机和笼式成缆机可放置的放线盘数量少,不能满足大规格多芯电缆生产过程中对绝缘线芯放线数量的要求,因此现有的盘式成缆机和笼式成缆机不能用于生产大规格多芯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应用于盘式成缆机和笼式成缆机的机用线盘,可以对两根成缆用绝缘线芯进行收放线操作。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盘式成缆机和一种笼式成缆机,能够满足大规格多芯电缆生产过程中对绝缘线芯放线数量的要求,可用于生产大规格多芯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用线盘,包括:
转轴;
分别连接于所述转轴两端的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
位于所述第一凸肩和所述第二凸肩之间、与所述转轴连接的第三凸肩;
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凸肩连接的第一外侧板;
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三凸肩连接的第一内侧板;
与所述第二凸肩固定连接的第二外侧板;
位于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二外侧板之间、与所述第三凸肩固定连接的第二内侧板;
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板和所述第一内侧板之间的第一套筒;
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之间的第二套筒;
设置于所述第一外侧板的定位销;
设置有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凸肩连接的定位挡板。
优选的,在上述机用线盘中,在所述第一外侧板的外侧设置有张力调节器,所述张力调节器包括:
与所述第一外侧板连接的张力盘;
套设在所述张力盘外围的皮带;
与成缆机连接的可将所述皮带张紧的张紧部件。
优选的,在上述机用线盘中,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为可拆卸结构;
所述第一内侧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外部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内侧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外部的第二部分。
优选的,在上述机用线盘中,在所述第一内侧板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内侧板的第二部分拆卸后,进一步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将两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件。
优选的,在上述机用线盘中,所述连接部件为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形状匹配的筒体结构。
优选的,在上述机用线盘中,所述定位销设置有拉持部
优选的,在上述机用线盘中,所述定位销设置有定位弹簧片。
一种盘式成缆机,包括:旋转放线架、放线盘、导线轮、填充架、汇线导辊、分线板、并线模、绕包装置、牵引装置和盘绞头,所述放线盘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机用线盘,所述分线板为十孔分线板,所述导线轮包括主体、平行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
一种笼式成缆机,包括:放线架、中心放线盘、绞笼体、放线盘、导线轮、填充架、分线板、并线模、绕包装置、铠装机、计米器、牵引装置和收线架,所述放线盘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机用线盘,所述分线板为十孔分线板,所述导线轮包括主体、平行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9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