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囊酿造机构及具有该酿造机构的胶囊咖啡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9754.6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明;刘中华;金欢;唐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A47J3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酿造 机构 具有 咖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酿造机构,特别是适用于酿造胶囊的的酿造机构,以及具有该酿造机构的胶囊咖啡机。
背景技术
咖啡胶囊(coffee capsule)是指内部密封填压有咖啡粉的小盒,其外形和果冻的形状类似。咖啡胶囊一般在专门的胶囊咖啡机上使用,可以快速制备出意大利咖啡(espresso)。酿造机构(也成为锁紧机构)是胶囊咖啡机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好的酿造机构除了要有良好的密封和承受高压性能以外,还需要有自动倒渣功能,即能够自动将使用过的胶囊排出酿造室。为了实现自动排渣功能,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实现方法。
比较典型的例如,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0475108C(授权公告日2009年4月8日)所公开的胶囊萃取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胶囊的领圈插入到插入和定位部件(6,7)中,并通过止动装置(20)倾斜定位。然后利用壳体(4)朝向胶囊的底部运动以关闭酿造室,同时壳体(4)还将迫使胶囊的领圈通过(或脱离)该止动装置(20),使得胶囊进入到壳体(4)中。最后咖啡酿造结束开启酿造室后,由于此时胶囊已经脱离了止动装置(20)的限制,因此可以自由掉落到下方的收集器中。
又例如,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专利说明书CN101500458A(公开日2009年8月5日)所公开的从一次使用的囊包配制饮料的泡制装置。该装置的原理是:首先将囊包(即胶囊)的凸缘F(即领圈)插入到两可动元件15的通道17上,并通过通道17终止处的阻挡装置17A定位。最后在酿造结束后,囊包的领圈进入到可动元件15上下方开口的通道19中,并顺着通道19自由落下。
由此可见,现有的胶囊咖啡机基本上是采用胶囊领圈垂直插入到夹持件中,然后主酿造腔朝向胶囊底部运动(也可以反过来),并同时使胶囊脱离夹持件而落入到主酿造腔中。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垂直插入,水平萃取”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多优点,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1)容易发生卡壳故障
主酿造腔是水平放置的,其与酿造板之间的距离比较小,由于受到酿造板的阻挡,用户无法直接将胶囊插入到主酿造腔中。因此需要先将胶囊领圈垂直插入到夹持件中使胶囊的轴线大致保持在水平位置,然后再通过机械操作使主酿造腔主动“套装”已经固定的胶囊,从而将胶囊释放到酿造室中。但是在这个“套装”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因胶囊没有准确进入到主酿造室的卡壳故障。例如,如果胶囊插入到夹持件中的位置有偏差或使用了不兼容的胶囊,而主酿造腔的尺寸和运动轨迹是固定的,无法针对已经发生偏差的胶囊自动进行调整,从而发生胶囊卡壳故障。又或者,例如驱动胶囊运动的机械传动机构设计不够合理,使得主酿造腔的运动不够稳定和平缓,也有可能使胶囊不能够正确进入主酿造腔而发生卡壳故障。总的来说,用户不能直接将胶囊放入主酿造腔是发生卡壳故障的根本原因。此外,由于胶囊咖啡机是高压力设备,安全要求较高,发生故障后需要请专业人员来进行维修,维修费用较高。因此确保胶囊咖啡机的可靠运行显得更加重要。
(2)放胶囊不够方便
用户在向机器放入胶囊时,需要将胶囊领圈对准夹持件的领圈槽才能将胶囊放入机器中。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用户能够直接将胶囊放入到主酿造腔中的胶囊酿造机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囊酿造机构,使得用户能够直接将胶囊放入到主酿造腔中,以克服现有胶囊酿造机构容易发生卡壳故障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囊咖啡机,使得用户能够直接将胶囊放入咖啡机,以克服现有胶囊酿咖啡机容易发生卡壳故障的不足。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胶囊酿造机构,其包括:固定架,分别设置在固定架上的第一酿造部件和第二酿造部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酿造部件相对第二酿造部件运动的驱动机构,该第一酿造部件上设有用于容置胶囊的主酿造腔,第二酿造部件上设有用于和该主酿造腔配合形成酿造室的酿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酿造部件在初始位置时,所述主酿造腔的开口方向偏离所述酿造板的轴线方向。
作为改进之一:在所述第一酿造部件运动过程中,所述主酿造腔的开口方向与竖直向上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作为改进之二:所述第一酿造部件在初始位置时,所述主酿造腔的开口朝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9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