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网机的双动式电极梁焊接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9857.2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网机 双动式 电极 焊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焊网机,特别涉及的是焊网机的双动式电极梁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焊网机主机的电极焊接机构包括:固定在焊网机主机上下部分的上电极梁和下电极梁;在上电极梁上固定有往复移动驱动单元的一端,往复移动驱动单元另一端装有上电机座和上电极;在下电极梁上固定有下电极座和下电极。往复移动驱动单元通常选用气动加压气缸。网片的焊接动作,是依靠气动加压气缸推动上电机座和上电极移动,接触网片的横筋和纵筋的接触点并实施焊接。当网片多个接触点同时焊接时,在网片横向每个焊点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上电极和一个气动加压气缸,为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储气罐的容积必须相应增大,造成消耗的压缩空气量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下电极分别与上下电极梁固定为一体,由往复移动驱动元件分别推到上下电极梁进行上下移动,实现上下电极焊接动作,降低压缩空气消耗的焊网机的双动式电极梁焊接机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网机的双动式电极梁焊接机构,所述双动式电极梁焊接机构包括:上电极座一端装有上电极,上电极座另一端连接上电极梁一端,所述上电极梁另一端与上往复驱动单元连接;下电极座一端装有下电极,下电极座另一端连接下电极梁一端,所述下电极梁另一端与下往复驱动单元连接;所述上往复驱动单元和下往复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横梁和机架下横梁上,上往复驱动单元和下往复驱动单元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同时相向移动,对钢筋进行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节省气动加压气缸,减小储气罐的容积,节约压缩空气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上下电极梁同时带动多个上下电极对钢筋焊点上下成对焊接,杜绝了现有技术由于单个驱动单元故障发生漏焊的现象,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E-E剖视图。
《附图中序号说明》
1:机架左立柱;2:下电极梁;3:下电极座;4:下电极;5:上电极;6:上电极座;7:上电极梁;8a:上往复驱动单元;8b:下往复驱动单元;9:机架右立柱;10:纵筋;11:横筋;12:机架上横梁;13:机架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E-E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网机的双动式电极梁焊接机构,所述双动式电极梁焊接机构包括:上电极座6一端装有上电极5,上电极座6另一端连接上电极梁7一端,所述上电极梁7另一端与上往复驱动单元8a连接;所述下电极座3一端装有下电极4,下电极座3另一端连接下电极梁2一端,所述下电极梁2另一端与下往复驱动单元8b连接;所述上往复驱动单元8a和下往复驱动单元8b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横梁12和机架下横梁13上,上往复驱动单元8a和下往复驱动单元8b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同时相向移动,实现上电极5和下电极4对钢筋的纵筋10和横筋11从上下两个方向夹紧,同时进行焊接。
所述机架上横梁12和机架下横梁13分别设置在机架左立柱1和机架右立柱9之间的上部和下部。
所述上往复驱动单元8a和下往复驱动单元8b均是曲柄移动机构、液压缸或者是气动加压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9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贯流风机的自定心滑动轴承装置
- 下一篇:在线等离子清洗机真空提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