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网机的上下电极水冷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9868.0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网机 上下 电极 水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焊网机,特别涉及的是焊网机的上下电极水冷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焊网机主机的电极焊接机构包括:固定在焊网机主机上下部分的上电极梁和下电极梁;在上电极梁上固定有往复移动驱动单元的一端,往复移动驱动单元另一端装有上电极座和上电极;在下电极梁上固定有下电极座和下电极。
现有技术的焊网机在焊接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焊接中产生大量的热依靠电极座与空冷实现降温,这样电极的寿命低,生产成本高。人们渴望在焊网机上有一种散热效果好,耗电少,环保的电极降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水冷替代空冷对上下电极进行降温,散热效果好、耗电少、环保的焊网机的上下电极水冷机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网机的上下电极水冷机构,所述上下电极水冷机构包括:与上电极座连接的上电极;与下电极座连接的下电极,在上电极和下电极内分别设置有与外界冷却循环水联通的管道,所述管道与外界冷却循环水联通的接口设置在上电极和下电极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焊网机电极水冷机构因为通入了冷却水降低了电极的温度,从而增加电极焊接频率,电极的使用寿命高;减少电极更换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D-D剖视图。
《附图中序号说明》
1:上电极梁;2:驱动单元;3:上电极座4a:上冷却进水管道;4b:上冷却出水管道4c:进出水上口;5:上电极;5a:上管道;6:下电极;6a:下管道;7a:下冷却进水管道;7b:下冷却出水管道7c:进出水下口;8:下电极座9:下电极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D-D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网机的上下电极水冷机构,所述上下电极水冷机构包括:与上电极座3连接的上电极5;与下电极座8连接的下电极6。
所述上电极座3一端连接上电极5,上电极座3另一端连接驱动单元2的一端,驱动单元2另一端固定在上电极梁1上。所述下电极座8一端连接下电极6,下电极座8另一端固定在下电极梁9上。
在所述上电极5内设置有与外界冷却循环水联通的上管道5a;所述上管道5a与外界冷却循环水联通的的接口设置在上电极5的侧面。
在所述下电极6内设置有与外界冷却循环水联通的下管道6a;所述下管道6a与外界冷却循环水联通的的接口设置在下电极6的侧面。
所述上电极5和下电极6内分别设置的管道结构是:在所述上电极5内设置有一根上管道5a;该上管道5a连通上冷却进水管道4a和上冷却出水管道4b;所述上冷却进水管道4a和上冷却出水管道4b的进出水上口4c设置在上电极5的侧面,
在所述下电极6内设置有一根下管道6a;该下管道6a连通下冷却进水管道7a和下冷却出水管道7b;所述下冷却进水管道7a和上冷却出水管道7b的进出水下口7c设置在下电极6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9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