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油枕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0443.1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杜正旺;张以利;胡金海;张丽霞;冯庆民;宋中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正旺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力变压器的重要零部件,具体而言是一种变压器油枕。通过油枕向变压器内补充绝缘油,并且油枕内保持一定的油位。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变压器内的绝缘油则热胀冷缩,油枕内腔油的液位也随之升降,始终确保变压器冬季不缺油,夏季不怕油膨胀,常年安全运行。
(二)背景技术
多年来,国内外的电力变压器油枕都是卧式结构。其形状为圆柱体,卧置像枕头,故称“油枕”。其长度一般为直径的两倍以上。其一个端面采用法兰结构形式,端盖用若干螺栓装在筒体上,端盖外面安装油位计;另一个端面封堵不可拆卸。上顶或底面有加油口,下面有通油管与变压器相连。有的油枕外装硅胶吸潮器。这种传统卧式油枕至少有四个主要缺点:其一是体积较大,用材料较多,结构较复杂,所以制造成本较高;其二是油枕的容积利用率不高,温度最高时,油枕油面以上约有三分之一的空腔,温度最低时油面仍然较高,油位只在油枕中部范围变化,并且用油量较多;其三是油枕内空腔越大空气越多,油就越易受潮,外装的硅胶吸潮器起不了多大作用;其四是从油枕向变压器补充加油时,最担心有金属屑混入变压器内,造成短路事故。
(三)发明内容
鉴于电力变压器卧式油枕存在上述诸多缺点,本实用新形的目的就在于创新研制和提供与传统卧式结构不同的一种变压器油枕。进一步减小体积,节省材料,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充分利用油枕容积空腔,减少用油量;减少吸潮因素和增加防护功能。
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变压器油枕由壳体、上端盖、油位计、油位计安装组件、防护罩和通油管组成。其特征是上端盖装在壳体上顶端。油位计利用上下两个油位计安装组件安装在壳体侧面。壳体底板有一个通油孔,通油管从此孔伸进壳体并高于底板焊住。通油管上端安装防护罩,防止油枕内的杂物进入变压器中。泵加油口在壳体底面。
上述变压器油枕的壳体为圆筒形或长方体形,其高度大于直径或宽度厚度。
上述变压器油枕的上端盖,有内外两个边缘,其内边缘扣进壳体上端口里面,其外边缘罩在壳体上端口外面,防止雨水进入油枕。
上述变压器油枕的油位计,采用“工”字形玻璃管,其上下两端各有一个空心横粗头。
上述变压器油枕的油位计安装组件,由空心螺栓、螺帽和密封垫组成。空心螺栓穿过油位计的横粗头,横粗头两端各有一个密封垫,空心螺栓尾部插入壳体侧壁孔,在里面用螺帽拧紧固定住。
上述变压器油枕的空心螺栓,有轴向油孔和径向油孔,轴向油孔与径向油孔相通。
上述变压器油枕的防护罩,采用金属网制作,或采用有若干小孔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以立式状态安装在变压器上面,与传统的卧式油枕对比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是油枕的体积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左右,材料可节省一半,并且结构简化,可降低制造成本。其二是油枕容积被充分利用,夏季油位接近壳体上端口,冬季油位接近底面,用油量也减少约一半。其三是夏季更减小了油枕油面以上的空腔,内部空气更少,有利于绝缘油防潮。其四是通油管上端口增加了防护罩,能防止金属屑等进入变压器。其五是安装、使用和维修都很方便。其六是运行安全可靠,一旦内部产生气体,就可从上端盖的缝隙排出。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位计安装组件局部放大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一个实施例:
附图中,1是上端盖,2、5是油位计安装组件,3是壳体,4是油位计,6是防护罩,7是通油管,8是泵加油口,9、11是密封垫,10是螺帽,12是空心螺栓。A是空心螺栓的径向油孔,B是其轴向油孔。
图1所示,该变压器油枕由壳体3、上端盖1、油位计4、油位计安装组件2、5、防护罩6和通油管7组成。其特征是上端盖1安装在壳体3的上顶端,油位计4利用上下两个油位计安装组件2、5安装在壳体3的侧面。壳体底板上有一 个通油孔,通油管7从此孔伸进壳体3并高于底板焊住。通油管7上顶端装防护罩6,防止油枕内的杂物进入变压器中。泵加油口8在壳体3的底面。
图1所示,上端盖1有内外两个向下的边缘,其内边缘扣进壳体3上端口里面,其外边缘罩在壳体3上端口外面,防止雨水进入油枕。
图1所示,油位计4采用“工”字形玻璃管,其上下两端各有一个空心横粗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正旺,未经杜正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级差式单器身有载调压变压器
- 下一篇:含浸机之预含浸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