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低逸散的双填料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0484.0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骊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特姆球阀制造(四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1/02 | 分类号: | F16K41/02;F16K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2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低逸散 填料 密封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低逸散的双填料密封结构。
二、背景技术
阀门最重要的功能是连通或关闭流体通道,要达到该目的,密封是基本的保证,即阀门不能有泄漏。对于泄漏,我们通常都是指宏观的、可见的泄漏,如外漏等;对于一些特殊介质,尤其是易燃、易爆、有毒或有放射性的介质,由于介质属性非常危险,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此介质的逸散性泄漏,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若继续以宏观泄漏标准来衡量阀门的密封显然已经不够准确和安全。目前,我们所用的阀门绝大部分采用填料密封,Pi为阀体内部介质压力,Pg为压盖施加的压力。其工作原理是在填料函中加入填料,通过压盖上的螺栓将压盖压入填料函中,填料在压盖的压力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径向力,使其与阀杆和密封腔紧密接触,从而防止液体或气体等介质外泄。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地达到以PPM级的概念来衡量阀门的(不可见)微量泄漏这一使用要求。一种防低逸散的双填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1.阀体、2.加长颈、3.阀杆、4.隔环、5.填料压环、6.压盖、7.压环、8.O型圈、9.填料、10.检漏螺塞、11.垫片;在阀体1上有垫片11,加长颈2与阀体1连接,在加长颈2中为下层填料9,装有隔环4,上面有填料9;两种规格的O型圈8嵌在压环5中,压环5装在加长颈中上面为压环7和压盖6;检漏螺塞10上有密封胶带,连接在加长颈2上;垫片、压环为塑钢材料。
在原来密封结构基础之上,我公司设计了双填料两级密封结构。与普通阀门相比,双填料设计具有诸多优点。使用工况:易燃、易爆、有毒或有放射性的介质,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
(1)使用两组填料,密封性能非常可靠。填料高度经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可确保填料对阀杆的密封比压。
(2)增加带有O型圈沟槽的压环,如图三所示。沟槽尺寸遵循动密封设计。图二1处装上O型圈后,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可最大限度的降低介质逸散的危险性。
(3)两组填料之间增加隔环,方便检测介质的逸散性泄漏。
随着开关次数的增加及阀杆的回转,填料与阀杆之间的密封性能会降低。
此时,泄漏的介质会由下填料部泄漏到中部的隔环体腔,隔环结构如图四所示。通过设在隔环部的、与外部探测器连通的检测口,就可以检测泄漏的量是否达到危险级别。如果超出,可以通过调整(如拧紧)压盖螺栓的方法使填料重新获得足够的预紧压力;一旦无效,还可以通过关闭阀门、停止工艺流程等紧急方法切断介质的过分外漏,以此确保安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低逸散的双填料密封结构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具体介绍,一种防低逸散的双填料密封结构为:1.阀体、2.加长颈、3.阀杆、4.隔环、5.填料压环、6.压盖、7.压环、8.O型圈、9.填料、10.检漏螺塞、11.垫片。在阀体1上有垫片11,加长颈2与阀体1连接,在加长颈2中为下层填料9,装有隔环4,上面有填料9;两种规格的O型圈8嵌在压环5中,压环5装在加长颈中上面为压环7和压盖6;检漏螺塞10上有密封胶带,连接在加长颈2上;垫片、压环为塑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特姆球阀制造(四川)有限公司,未经凯特姆球阀制造(四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移动终端开关机方法
- 下一篇: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