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捡穗除籽粒、小杂的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1629.9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6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万;刘文利;田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20 | 分类号: | B65G27/20;B07B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籽粒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种子果穗烘干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捡穗除籽粒、小杂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高水份的玉米果穗在进烘干仓前,一般要经过掰穗、剥皮、转运、倾倒等工序,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碎粒、小杂质,这些杂质随果穗一起进入果穗烘干室,由于果穗在烘干时是堆放在烘干仓内的斜床上的,烘干过程中热风通过斜床上的筛孔,并通过堆放于斜床上的果穗堆中果穗与果穗之间的空隙与果穗进行接触,产生热量交换,再排入空气中,把湿气带走。如果存在碎粒,小杂质,那么这些物质就会堵塞果穗堆中果穗与果穗之间的空隙,烘干的热风不能与果穗充分接触,影响到烘干的质量,造成烘仓中烘干后水份不一致,因此烘干前必须剔除碎籽粒和小杂质,另外待烘干的果穗中还混杂有杂种,这些杂种必须在烘干前剔除,否则加工后就会引起混种的质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的玉米捡穗除籽粒、小杂的输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玉米捡穗除籽粒、小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振动槽、筛孔板及分别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机、偏心连杆机构和数个摆杆;所述筛孔板将所述振动槽分隔成上下两层;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副与所述偏心连杆机构相连;所述振动槽的一端设有前端板,其另一端设有带出料口的末端板,其两个侧面设有侧板,底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偏心连杆机构和数个摆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由电机控制、可左右平移的振动槽,并且振动槽被筛孔板分隔成上下两层,因此,通过振动槽的往复运动可实现从果穗中捡杂、分离籽粒、小杂质的流水线机械作业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使果穗平摊充分,杂穗辩识率高达到99%以上,籽粒小杂质分离彻底达到99%以上。
2、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果穗从入料到出料仅需1分钟左右,而捡穗工可以坐在振动槽两侧作业,不但符合人体工学要求,而且劳动强度低。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中:1-电机 2-皮带传动副 3-偏心连杆机构 4-底座5-摆杆 6-振动槽 7-筛孔板 8-前端板 9-末端板 10-出料口 11-侧板 1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玉米捡穗除籽粒、小杂的输送装置,包括振动槽6、筛孔板7及分别固定在底座4上的电机1、偏心连杆机构3和数个摆杆5。
筛孔板7将振动槽6分隔成上下两层;电机1通过皮带传动副2与偏心连杆机构3相连;振动槽6的一端设有前端板8,其另一端设有带出料口10的末端板9,其两个侧面设有侧板11,底面设有底板12;底板12分别与偏心连杆机构3和数个摆杆5相连。
工作时,开启电机1后,电机1驱动皮带传动副2,进而驱动偏心连杆机构3,偏心连杆机构3带动振动槽6做往复运动。当物料均匀连续地送入振动槽6前端的进料区时,随着振动槽6的运动,堆在筛面上的果穗向前平移并均匀地平摊在筛孔板7上,此时易于识便混杂果穗中的杂种,站在振动槽6两侧的捡穗工把杂种从中捡出来,与此同时随着果穗在筛孔板7上平摊向前输送,混杂在果穗中的籽粒,小杂质从筛孔板7的筛孔落入下层,混杂在果穗中的籽粒和小杂质就被从中分离了出去,从进料到出料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此其间,振动槽6上层的物料经过充分地分离、捡杂最后干净的果穗从上层出料口10排出,送入烘干仓进行烘干,而下层的籽粒、小杂从振动槽的下层经下出料口10排出,至此从果穗中分离籽粒、小杂,捡杂穗的目的就实现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1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