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快速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1654.7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锠钢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王玉双;王铮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快速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快速接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电力或信号并可利用弹力快速接设定位的弹性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电子设备快速发展并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如计算机、移动电话、家电用品等电子设备,通常都需设置接头以传输电力或信号。而目前常见的接头大致上由一接头本体以及若干穿设于该接头本体的导电端子所组成,当两个结构匹配的接头可相对插置,使其导电端子相接触而形成电性通路,但是一般接头仅以插设的摩擦力与其相应接头固定,当受到外力的拉扯时,此摩擦力不足以提供接头固定的力量,而使该接头发生松脱的现象,导致该导电端子及该导电片电性连接不完全,而使电力或电子信号传输质量降低,所以如何有效固定座体与接头并使其稳定结合,已成为连接器制造业者亟需面对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的改进措施如中国台湾第401653号专利,该专利公开一种用于电气插头与墙装插座的扭转锁合连接器,包含一个配置环绕一电气插头的可旋转圆柱形套筒,以及一个用于取代一传统电气插座的防护板的改良型防护板,诸如一个墙装插座或一个便携式动力箱。该套筒的尖头端包含多个沿着其一内圆柱形表面所提供的径向向内突伸的块体。该防护板包含配置在每一插座的插进开口周边的一个直立圆柱形墙。在每一直立圆柱形墙的外表面形成多个螺纹部,该螺纹部设计以配合当该套筒在该直立圆柱形墙上扭转旋转之际,在该套筒的内圆柱形表面上与该块体啮合。使用中,该电气插头插入该墙装插座的插座部分且该圆柱形套筒旋转约1/4圈。这导致该配置的套筒内的块体固锁地与该配置在防护板的直立圆柱形墙的外螺纹啮合。该电气插头可预防因其与该圆柱形套筒的第二个套筒端部的连接而不小心地从该插座松脱。
该专利虽可用于固定该插座与该电器插头,但其螺合的固定方式势必耗费较多的锁固或拆卸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上述缺陷,以简化接头的插接固定结构,借此节省接头插接固定的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弹性快速接头,其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一可旋转地套设于该第二连接器的旋转件、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连接器与该旋转件之间的弹性体,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二连接器分别设有一第一插设部与一第二插设部,通过该第一、第二插设部相应插置而构成电性导通;此外,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而该旋转件设有一对应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该弹性体两端抵制该第二连接器与该旋转件,以其弹力推抵该旋转件产生旋转行程,使该第一、第二定位部在旋转行程中构成定位关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快速接头,其中,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为相应设置的凹槽与凸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快速接头,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包含一推抵该第二定位部而压缩该弹性体的导引段,以及一与该第二定位部卡固定位的卡固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快速接头,其中,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设置该弹性体的容置槽,且该容置槽设有一抵触该弹性体一端的抵靠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快速接头,其中,该旋转件具有一设置于该容置槽以固定在该第二连接器上的卡制部,且该卡制部抵靠于该弹性体的另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上更加简单便利,还可实现省力和快速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1至图3-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一)。
图4-1、图4-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弹性快速接头,其主要包括有相对应的一第一连接器10与一第二连接器20,该第一连接器10设有一第一插设部11,而该第二连接器20对应设有一第二插设部21,该第一连接器10与该第二连接器20通过该第一插设部11与该第二插设部21相应插置,而构成电性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锠钢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锠钢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1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