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1871.6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8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桃松;王德力;陈建;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南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3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铅酸蓄电池极柱密封是直接密封胶和极柱铅材料接触,由于密封胶和金属铅之间的结合不好,硫酸会顺着密封胶和铅之间的界面往外腐蚀爬酸。
为防止极柱腐蚀爬酸,极柱周围采用硫化橡胶包裹,让硫化橡胶作为密封胶和金属铅之间的过渡层达到防腐的目的。但是硫化橡胶的硫化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在铅酸蓄电池极柱和汇流排采用铸焊工艺后,如果还使用硫化橡胶的极柱密封,硫化工艺和设备将更复杂而在生产实践中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柱密封结构,无需进行硫化工艺处理且密封效果好。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在极柱穿过电池盖孔的部位外套有热缩套,在热缩套和电池盖之间设置密封圈。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热缩套可以很好的包裹在铅的表面保护铅不受硫酸腐蚀,而热缩套和电池盖之间的密封也更为方便,能有效防止硫酸从极柱部位爬出,极柱防爬酸能力优于硫化橡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在极柱1穿过电池盖孔20的部位外套有热缩套3,在热缩套3和电池盖2之间设置密封圈4。附图标号2为蓄电池的电池盖,密封圈4可采用“O”型密封圈。
所述电池盖孔处设有内螺纹21,在电池孔的底部设有支撑所述密封圈的台阶22,所述密封圈4放置在所述台阶22上,用与所述内螺纹连接的、套在热缩套外的螺套5压紧。
所述极柱在电池盖孔的内部并靠近电池盖孔处设有对未热缩前的热缩套起限位作用的台阶11,便于热缩套加热收缩前的定位。螺套和电池盖采用螺纹配合将密封圈往下压紧达到密封热缩套和电池盖之间的间隙。密封圈与螺套之间安放一个低摩擦系数材料的垫片6,有助于防止螺套转动时使密封圈位置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南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南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1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天线的馈源及微波天线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