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干馏炉排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2660.4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放;鲍明福;高健;曹福东;赵志敏;陈胜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9/00 | 分类号: | C10B29/00;C10B1/00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许翔 |
地址: | 11300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干馏 炉排灰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干馏炉排灰装置。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馏炉排灰装置包括由涡轮和涡杆构成的传动装置、灰皿、固定在干馏炉两侧炉壁上的铁锹及挡灰板。传动装置带动灰皿、干馏炉底部的排灰口及风头转动,并在铁锹的相互作用下实现排灰。该种排灰方式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铁锹要完全对称的固定在干馏炉的炉壁上,与炉底呈45°角,在水平轴线上与炉体呈15°角。铁锹下端距炉底20mm且不得刮底,大于2mm会影响灰渣的及时排出。铁锹侧面距灰皿10mm且不得刮帮,大于10mm会使灰渣不能安全排出。如上述安装尺寸无法满足,将使干馏炉两侧的排灰量不一致,造成炉内火层倾斜而影响正常生产,安装要求较高。2、灰皿中装有的起密封作用的水,会对部分浸入其中的铁锹及挡灰板造成严重的腐蚀,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极易损坏,无法正常运行,运行故障率高,也增加了运行成本。3、固定在干馏炉炉壁上的铁锹极易因腐蚀等原因出现脱落而顶坏灰皿,造成炉内瓦斯由炉底溢出形成火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4、该种排灰装置的关键部件——灰皿为整体铸件,难以被制成较大体积,限制了排灰装置向大型化发展,而排灰能力的 限制,又极大地阻碍了干馏炉向大型化、高产化发展。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干馏炉排灰装置,以克服现有排灰装置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由水箱及坡形溜槽构成的壳体,其特点是:在水箱中部设有若干块相互间隔的托料板,在托料板的上部设有由驱动装置驱动水平移动的刮杆;沿水箱及溜槽底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绕转轮转动的锚链,锚链之间安装有刮杠。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安装精度要求不高,易于安装。2、由于取消了铁锹、挡灰板等易损坏部件,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极大地降低了运行故障率,增加了干馏炉的出动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也避免了铁锹、挡灰板等部件损坏而引发的火灾、瓦斯泄露等事故的发生。延长了干馏炉的运行周期。3、本实用新型的规格可任意放大,排灰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促进了干馏炉向大型化、高产化发展。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水箱3及坡形溜槽4构成的壳体。在水箱3中部设有2块托料板7,托料板7通过两侧固定在水箱3的内壁上。该2块托料板7之间留用于透过灰渣的间空20。在托料板7的上部设有紧贴在其表面的2条刮杆8。刮杆8连接在滑轮支架13上,滑轮支架13与水箱3上部支承于滑道19上的滑轮14连接。滑轮支架13侧端与支架12连接,支架12的上部通过顶杠11与驱动装置连接。该驱动装置由相互连接的电机10和偏心轮9构成。这样,电机10就能拉动刮杆8左右水平移动。沿水箱3及溜槽4底部2条锚链5。锚链围绕在主动转轮15、中转轮17及从动转轮16上,并在驱动电机21的驱动下绕它们逆时针转动。锚链5之间安装有若干条刮杠6。
使用时,将干馏炉1的排灰口2对准托灰板7,排出的灰渣落到托灰板上后,由水平移动的刮杆8从托灰板7间的间空20刮入水箱内,再由锚链5上刮杠6沿溜槽4向上输送,直至送入溜槽4出口处的废渣漏斗18内,周而复始,完成灰渣的排放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2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