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2958.5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方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33/44;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退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的滑块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同一处具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倒勾,且其中一倒勾的方向与滑块机构的退出方向垂直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滑块结构无法满足其生产需求。请参阅图1与图2,产品10的同一部位具有两个倒勾,且倒勾20与滑块入子30的退出方向垂直,如果强制开模,滑块入子30就会将产品10的倒勾20部位拉断,破坏产品10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包括入子、本体、斜导柱。该入子由第一入子、第二入子及第三入子组成。该第一入子设于本体的端部,该第二入子穿设在第一入子与本体内,且其一端设有斜面,该端的斜面上开设有“T”形卡槽,该第三入子端面为斜面,其斜度与第二入子端部的斜面的斜度一致,且该第三入子的斜面上设有“T”形凸台,该“T”形凸台与第二入子端部斜面上的“T”形卡槽卡合,且该第三入子可以沿着该第二入子的斜面滑动。
该斜导柱穿设在本体及第二入子开设的斜导柱孔内,该第二入子上的斜导柱孔相对于本体上的斜导柱孔具有一段错位距离。
较优的,所述本体与第二入子端部设有束块。
较优的,所述本体上及本体下方设有耐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退出产品上的不同方向的倒勾,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其中一在退出方向上具有倒勾的产品放大示意图。
图2为已知技术中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第二入子与第三入子的配合示意 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第一次退出动作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第二次退出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3与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和第二入子与第三入子的配合示意图。该滑块机构的入子由第一入子101、第二入子102及第三入子103组成。该第一入子101设于本体104的端部,该第二入子102穿设在第一入子101与本体104内,且该第二入子102的一端设有斜面110,该端的斜面110上开设有“T”形卡槽111,该第三入子103端面为斜面112,其斜度与第二入子102端部的斜面110的斜度一致,且该第三入子103的斜面112上设有“T”形凸台113,该“T”形凸台113与第二入子102端部斜面110上的“T”形卡槽111卡合,且该第三入子103可以沿着该第二入子102的斜面110滑动。
在本体104与第二入子102的端部设有束块105,在合模时,该束块105与本体104及第二入子102的侧面贴合,防止滑块机构受到注塑压力后,而后退,本体104与束块105贴合的部位及本体104下方还设有耐磨块106、107,可避免本体104发生磨损。斜导柱114穿设在本体104及第二入子102开设的斜导柱孔108、109内,该第二入子102上的斜导柱孔109相对于本体104上的斜导柱孔108具有一段错位距离。
请参阅图5和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第一次退出动作示意及图5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开模时,模具的母模板115与公模板116分开,固定在母模板115上的束块105与斜导柱114随该母模板115一起向上运动,由于第二入子102上的斜导柱孔109相对于本体104上的斜导柱孔108具有一段错位距离(请参阅图3),因此斜导柱114会首先带动第二入子102向后退出,第二入子102向后退出的同时,卡合在“T”形卡槽111内的第三入子103会沿着该“T”形卡槽111向上运动,退出产品10的倒勾20,完成滑块机构的第一次退出。
请继续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第二次退出动作示意图。第三入子103完全退出后,斜导柱114继续向上运动,此时,第二入子102上的斜导柱孔109与本体104上的斜导柱孔108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斜导柱114会带动本体104与第二入子102一起退出,使第一入子101、第二入子102及第三入子103完全脱离产品10的倒勾形体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2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胶模具的双向滑块机构
- 下一篇:电钻防溅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