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2961.7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方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时 退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的滑块退出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
背景技术
滑块机构是模具制造业常用的一种倒钩退出机构,能适用于大部分产品单一方向的倒勾退出。但是在产品的同一处具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倒勾时,传统的滑块机构就无法满足其生产需求。请参阅图1,为其中一具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倒勾的产品放大示意图,该产品10的同一部位具有两个倒勾20、30,且倒勾20、30的角度不一致,用传统的滑块机构就无法进行退出,此时,只能要求客户修改产品结构或者将产品分为两件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包括入子、斜导柱。该入子由第一入子和第二入子依次叠加而成,该第一入子与该第二入子端面开设有贯穿的斜导柱孔,该第二入子上的斜导柱孔的直径大于该第一入子上的斜导柱孔的直径,该斜导柱穿设于第一入子和第二入子的斜导柱孔内,并在该第二入子的斜导柱孔内具有一避空距离。
较优的,所述第一入子与该第二入子的端部设有束块。
较优的,所述束块用螺丝固定于模具的母模板。
较优的,所述第二入子端面设有止挡螺丝。
较优的,所述第二入子底部设有耐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不修改产品结构的情况下,可顺利退出同一部位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倒勾,且其滑块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具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倒勾的产品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第一次退出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第二次退出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的入子由第一入子101和第二入子102依次叠加而成,该第一入子101与该第二入子102端面分别开设有贯穿的斜导柱孔103、104,该第二入子102上的斜导柱孔104的直径大于该第一入子101上的斜导柱孔103的直径,该斜导柱105穿设于第一入子101和第二入子102的斜导柱孔103、104内,并在该第二入子102的斜导柱孔104内具有一避空距离,该第二入子102端面设有止挡螺丝106,以限制该第一入子101的运动位置,该第二入子102底部还设有耐磨块108。
束块107设于第一入子101与第二入子102的端部,并用螺丝110固定于模具的母模板109,合模时,该束块107将第一入子101与第二入子102束紧,防止该第一入子101与该第二入子102受注塑压力后,而后退。
请参阅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延时退出的滑块机构的第一次退出动作示意图与第二次退出动作示意图。模具打开时,固定于母模板109上的束块107与斜导柱105随着该母模板109一起向上运动,该斜导柱105与第一入子101上的斜导柱孔103处于紧配状态,且在第二入子102的斜导柱孔104内具有一避空距离,因此该斜导柱105在向上运动时,会拨动该第一入子101后退,使该第一入子101的前端脱离产品10。
当第一入子101完全退出产品10后,斜导柱105运动完在第二入子102的斜导柱孔104内的避空距离,与该第二入子102接触,此时,斜导柱105继续向上运动,并拨动该第二入子102退出产品10,完成滑块的整体退出。其中,该斜导柱105带动第一入子101与第二入子102运动的原理与传统的滑块机构的运动原理一致,因此,在此就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2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模结构
- 下一篇:大中型中空塑料合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