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抽混出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3348.7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9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法祥;李洪坤;杨东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11 山东省寿光市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抽混出 抽油泵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油用的设备,是一种抽油泵,特别是一种分抽混出抽油泵。
二、背景技术
由于地质结构不同,在有的油井中存在油层与水层混合的情况,造成原油在开采时层间的干扰严重、油水分离困难,限制了原油的开采,现有的分抽混出抽油泵虽然能有效克服层间的干扰,提高原油的产量,但由于自身的结构原因使泵筒的受力较大,经常造成泵筒变形、甚至卡泵的情况,游动阀、固定阀阀球回位困难,使泵效降低,严重限制了原油分层开采技术的推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分抽混出抽油泵,在泵筒与固定阀之间加一个受力桥,改善泵筒的受力状况,改变现有的游动阀、固定阀结构,加速阀球的回位,提高泵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上泵筒接箍、上泵筒、中间泵筒接箍、复位弹簧、上固定阀、下泵筒接箍、受力桥管、下固定阀、下游动阀、下泵筒、下柱塞、上游动阀、上柱塞组成,上泵筒接箍、上泵筒、中间泵筒接箍、上固定阀、下泵筒接箍、受力桥管、下固定阀依次连接,下柱塞与下游动阀、上游动阀连接,并与下泵筒有配合,上柱塞与上游动阀连接,并与上泵筒有配合,下泵筒上端与上固定阀连接,下端与下固定阀有配合并悬空组成受力桥结构。
上游动阀、下游动阀、下固定阀采用双阀结构。
上固定阀采用偏置式结构,内部加装复位弹簧,组成阀球回位助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抽油过程中,油管中的原油自重产生的压力会全部作用在受力桥上,从而大大改善了泵筒的受力状况,杜绝了因泵筒受力过大而造成的变形卡泵等情况的发生,游动阀、下固定阀采用双阀结构,上固定阀采用偏置式结构且内部加装复位弹簧可以大大提高阀球的回位速度,从而有效提高了泵效,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上泵筒接箍(1)、上泵筒(2)、中间泵筒接箍(3)、复位弹簧(4)、上固定阀(5)、下泵筒接箍(6)、受力桥管(7)、下固定阀(8)、下游动阀(9)、下泵筒(10)、下柱塞(11)、上游动阀(12)、上柱塞(13)组成,上泵筒接箍(1)、上泵筒(2)、中间泵筒接箍(3)、上固定阀(5)、下泵筒接箍(6)、受力桥管(7)、下固定阀(8)依次连接,下柱塞(11)与下游动阀(9)、上游动阀(12)连接,并与下泵筒(10)有配合,上柱塞(13)与上游动阀(12)连接,并与上泵筒(2)有配合,下泵筒(10)上端与上固定阀(5)连接,下端与下固定阀(8)有配合并悬空组成受力桥结构,抽油过程中,油管中的原油自重产生的压力会全部作用在受力桥上,从而大大改善了泵筒的受力状况。
上游动阀(12)、下游动阀(9)、下固定阀(8)采用双阀结构。
上固定阀(5)采用偏置式结构,内部加装复位弹簧(4),组成阀球回位助力装置,可以大大提高阀球的回位速度,有效提高了泵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3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杆油井举升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隔膜泵的隔膜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