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4210.9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翟允;肖俊香;王海林;刘强;马芳武;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5/04 | 分类号: | B60R5/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储物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后备箱是完全一体,没有任何分隔,物品也是随便乱放,包括修车的工具、雨具、临时购买的日常用品等等,刚刚放入后备箱的时候可能是整齐的,但是当车开起来后,尤其是遇到转弯、急刹车时东西就会相互撞击,既容易造成东西的破损,也会产生噪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备箱储物隔板箱(专利号:200820232116.8),由底板和隔板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隔板是由横隔板和竖隔板所组成;横隔板和竖隔板十字交叉焊接后再焊接在底板上。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是,横隔板和竖隔板十字交叉焊接后再焊接在底板上,造成横隔板和竖隔与底板无法拆卸,这样就造成后备箱无法放置较大的物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的保护物品、降低噪音、可以拆卸的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设置在汽车后备箱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在底板上沿着垂直于底板方向固定有若干块隔板,从而形成一些相互独立的储物空间。
本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是用来放置各种物品的,在在底板上沿着垂直于底板方向固定有若干块隔板,从而形成一些相互独立的储物空间,使不同的物品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储物空间中,合理利用后备箱空间,能有效的保护物品,减小噪声。
在上述的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中,所述的储物空间还包括若干个隔柱,在上述的底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隔柱的固定件,所述的隔柱上具有连接件,所述的隔柱设置在底板的固定件上,所述的隔板设置在隔柱的连接件上。隔柱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板上,隔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隔柱上,这样就能在底板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储物空间。
在上述的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中,所述的固定件为开设在底板上的凹槽,且所述的凹槽的槽宽略大于上述隔柱的外径。由于底板上的凹槽的槽宽略大于上述隔柱的外径,这样隔柱就可以插接在底板的凹槽上。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中,所述的固定件为开设在底板上的具有内螺纹结构的固定孔,上述的隔柱上具有相对应的外螺纹结构。隔柱通过螺纹连接使隔柱固定在底板上。
在上述的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中,所述的连接件为开设在隔柱上的连接槽,上述的隔板上能插接在该连接槽中。通过插接方式使隔板连接在隔柱上。
在上述的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中,所述的隔柱上的连接槽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开设在隔柱的四个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可拆卸的设置隔柱和隔板,使底板上形成一些相互独立的储物空间,合理的利用后备箱空间,能有效的保护物品,减小噪声,也使后备箱具有放置较大物品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柱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柱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11、凹槽;2、隔板;21、插接部;3、隔柱;31、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结构,设置在汽车后备箱中,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上沿着垂直于底板1方向固定有若干块隔板2,从而形成一些相互独立的储物空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储物空间还包括若干个隔柱3,在上述的底板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隔柱3的固定件,隔柱3上具有连接件,所述的隔柱3设置在底板1的固定件上,所述的隔板2设置在隔柱3的连接件上。隔柱3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板1上,隔板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隔柱3上,这样就能在底板1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储物空间。具体而言,固定件为开设在底板1上的凹槽11,且该凹槽11的槽宽略大于上述隔柱3的外径,连接件为开设在隔柱3上的连接槽31。由于底板1上的凹槽11的槽宽略大于上述隔柱3的外径,这样隔柱3就可以插接在底板1的凹槽11上。如图4和图5所示,在隔板2上具有插接部21,通过插接部21使隔板2插接在隔柱3的连接槽31中。通过插接方式使隔板2连接在隔柱3上。隔柱3上的连接槽3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开设在隔柱3的四个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4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窝管式车辆缓冲吸能装置
- 下一篇:机器人点焊板、管件装置